[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拆卸功能的穿戴胸衣艾灸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9544.3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王力文 |
地址: | 23303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拆卸 功能 穿戴 胸衣 艾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拆卸功能的穿戴胸衣艾灸器,包括束腰带,为长条状的空心结构,束腰带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进行连接的卡扣;艾叶燃烧室,艾叶燃烧室的侧面设置有滑扣,艾叶燃烧室通过滑扣与束腰带可拆卸连接,艾叶燃烧室的下端面与束腰带的背面接触,束腰带的背面与艾叶燃烧室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进气口;第一集气罩,束腰带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口,第一集气罩转动连接在每个出气口上;肩带,设置有两条,肩带也为长条状的中空结构,每条肩带的两端分别与束腰带的背面和内侧面连接,并且束腰带的内腔分别与两个肩带的内部连通,肩带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集气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穿戴在人体腰部的艾灸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拆卸功能的穿戴胸衣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中医针灸疗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来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目前常见的艾灸治疗保健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手持艾条直接熏烤,实施效率低下,一般难以实现两个以上穴位的灸疗。另一种是采用艾灸器具,将艾条插在艾灸器具上,并用胶布将艾灸器具固定在待灸穴位上,现有的一些艾灸器具在使用时通过胶布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固定需要借助胶带等工具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往往固定不稳,艾灸时就需要保持固定体位以免艾灸器滑落;而且传统艾灸器在使用时往往只能同时针对一个穴位,非专业人员使用还可能存在穴位定位不准的问题,从而导致艾灸效果不是很好;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艾灸器具,能够随身进行穿戴,然后在穿戴时对人体进行艾灸,从而便于艾灸过程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拆卸功能的穿戴胸衣艾灸器,提供了一种能够穿戴在身上为人体进行艾灸治疗的艾灸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拆卸功能的穿戴胸衣艾灸器,包括:束腰带,为长条状的空心结构,由橡胶材质做成,束腰带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进行连接的卡扣;
艾叶燃烧室,艾叶燃烧室的侧面设置有滑扣,艾叶燃烧室通过滑扣与束腰带可拆卸连接,艾叶燃烧室的下端面与束腰带的背面接触,束腰带的背面与艾叶燃烧室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进气口;
第一集气罩,设置有多个,束腰带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气口,第一集气罩转动连接在每个出气口上;
肩带,设置有两条,肩带也为长条状的中空结构,由橡胶材质做成,每条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与束腰带的背面和内侧面连接,并且束腰带的内腔分别与两个肩带的内部连通,肩带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集气罩。
艾叶燃烧室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设置在外筒的内部且外筒和内筒之间转动连接,外筒和内筒的两端面均平齐,外筒上远离束腰带的一端设置有封口盖,封口盖上设置有用于放入艾条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一端设置有位于内筒内部,另一端位于内筒外部,推杆的外侧端连接有旋钮,外筒和内筒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外筒的外侧还设置有冷却筒,冷却筒与外筒的两端均进行密封,冷却筒与束腰带背面接触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通过进气口并且将冷却筒与束腰带连通。
透气孔在外筒和内筒上的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透气孔分别沿着外筒和内筒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分别分别在外筒和内筒上形成多个矩形的出气口区。
封口盖的开口上设置有内螺纹,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推杆与封口盖螺纹连接。
内筒的内侧壁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棉层或活性炭纤维毡层。
冷却筒内设置有冷却风扇,束腰带的背面设置有用于调节冷却风扇的调节按钮,调节按钮与冷却风扇连接。
第一集气罩为喇叭形,开口大的一端远离束腰带,开口小的一端位于束腰带内部,且开口小的一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气板,通气板上设置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能带动第一集气罩转动,束腰带的背面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马达的开关按钮和用于为电动马达供电的充电电池,开关按钮和充电电池分别与电动马达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未经蚌埠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9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