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多管道设备运行现场漏水缺陷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0348.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1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仓;孙伟鹏;陈建忠;林楚伟;尤亮;朱晨亮;江永;吴涛;熊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海门电厂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3;G06T7/136;G06T7/62;G06T7/90;G06T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张金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管道 设备 运行 现场 漏水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现场环境监测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电厂多管道设备运行现场漏水缺陷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点数据采集与传输。步骤2:关闭红外相机,等待下一次采集过程。步骤3:分析检测数据:数据处理系统收到检测数据后开始进行红外图像数据处理分析。步骤4:漏水判断以及输出。本发明的增益效果是:有简便高效、准确性高的优点。简便高效表现在采用红外图像拍摄检测的技术,无需接触检测,比起接触式检测更为简便,且有更为广阔的检测范围,单次检测的耗时少,评估结果更稳定可靠,环境抗干扰能力强,且能避免大部分阴凉、潮湿等环境干扰造成的误判问题,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现场环境监测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电厂多管道设备运行现场漏水缺陷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火电厂是重要的能量产生部门,需要保证其持续稳定运行供电。火电厂包含的设备种类较多,当前火电厂漏水的检测方式为工人根据施工经验,用手电筒反复照射机器基台评估是否漏水,这种工作方式工作周期较长,且在高噪声、高热的工作环境下工人难以长时间作业。此外由于厂区环境复杂,温度、光照等干扰因素较多,目前的无人漏水识别以及诊断仍存在很多问题以及影响因素,难以很好地应用在厂区环境。首先,工厂内光线较暗且存在各类管道设备,通过直接观察、监控或手电筒打光的方法都难以观察到完整的泄漏积水,人工检测难度较高且漏检率高;其次目前的火电厂机器漏水检测技术大多集中在通过读取压力表及流量表读数判断漏水、在滴漏点铺设试纸检测试纸是否变色等方法,这些方法都需要对现场进行器件添加或修改,而且,由于火电厂大部分位于江河水边或海边,所以厂区内的环境较为阴凉潮湿,使用这种办法进行检测效果并不稳定,容易产生误判。
专利CN105547602B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管片渗漏水的远距离测量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远距离采集的隧道管片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改进迭代法对图像进行二值化;采用连通区域的多级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去除噪声,将渗漏水区域从管片图像中提取出来;同时结合图像中管片边缘特征,采用霍夫变换对管片边缘直线识别并进行标定,得到管片实际宽度和图像管片宽度的比值,最终将检测出的渗漏水换算成实际面积。但此专利所述方法中,只能观察固定区域在固定光学环境下的漏水特征。该方法的环境适应性不强,仅是针对地铁隧道管片渗漏水情况的检测,无法针对环境嘈杂,管道设备繁多的工厂场景有效进行漏水分析。
专利CN110940463A涉及一种漏水检测方法,通过获取水路中水的电极特性参考值A,获取漏水检测点处漏水的电极特性检测值B;计算B相对于A的差量值C,C=B-A;将C与漏水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C是否落入漏水报警的阈值范围内,如果是则进行漏水报警。该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前述漏水检测方法的漏水报警装置,包括具有两个电极探针的参考电极,具有两个电极探针的检测电极,分别与参考电极、检测电极电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参考电极设置在水路中,检测电极设置在漏水检测位置。但此专利所述方法中,没有提及判断水团泄漏面积大小的方法,若水团过小或者过浅,则电极不一定能进行有效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出一种能在针对漏水的特征进行检测的同时,合理的去除由复杂环境带来的干扰,从而充分保障检测准确率的种火电厂多管道设备运行现场漏水缺陷检测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根据对场景中各物体温度场分布差异的特征数值分析,规避由管道设备繁多的现场的复杂环境产生的各类干扰,正确无误的提取出所拍摄的红外图像中泄漏水团存在的区域。从而提高对火电厂设备运行现场漏水缺陷的识别以及分析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电厂多管道设备运行现场漏水缺陷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定点数据采集与传输:首先云台把红外相机移动到图像采集位置,延时1s后工控机打开红外相机,拍摄红外图像一张。然后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无线AP,无线AP再把数据反馈给数据处理系统的处理器,
步骤2:关闭红外相机,等待下一次采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海门电厂,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海门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0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自动坐标码垛机
- 下一篇:机车信号车载设备智能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