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1062.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茸;黄玉优;湛碧海;喻磊;谢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8D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器,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螺旋通道;进气部件,进气部件具有容纳腔和排出口,排出口与容纳腔和螺旋通道均连通,以使容纳腔内的混合气体经过排出口进入螺旋通道内;换热部件,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螺旋通道内,以与螺旋通道内的混合气体进行换热。通过对高温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却,以吸收高温混合气体中的热量,以便将高温混合气体中的热量进行收集来有效利用,实现热量的循环使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没有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离器。
背景技术
用于冷却系统油分离的油分离器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依靠离心力进行分油的离心式油分离器,离心式油分离器主要是通过制造气流的旋转效应,通过离心力将油滴甩到分离器的桶壁上进行分油。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常是直接散发出去,没有进行收集利用,造成了热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离心式油分离器在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没有进行有效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器,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螺旋通道;进气部件,进气部件具有容纳腔和排出口,排出口与容纳腔和螺旋通道均连通,以使容纳腔内的混合气体经过排出口进入螺旋通道内;换热部件,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螺旋通道内,以与螺旋通道内的混合气体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分离器还包括螺旋板,螺旋板设置在壳体内,以围成螺旋通道;其中,沿螺旋通道的轴线方向,自螺旋板的一端至其另一端,螺旋板的垂直于螺旋通道的轴线的截面的外周长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排出口为多个,多个排出口沿预定方向间隔布置;其中,预定方向与螺旋通道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进气部件为管状,进气部件的管腔形成容纳腔;进气部件插设在壳体上,排出口设置在进气部件的位于壳体内的管段上。
进一步地,进气部件的位于壳体外侧的第一管口与容纳腔连通,以通过第一管口向容纳腔内通入混合气体;和/或,进气部件的位于壳体内的第二管口处设置有遮挡部,以防止容纳腔内的混合气体从第二管口流出。
进一步地,换热部件包括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螺旋通道内,螺旋管的管腔内通入有换热介质。
进一步地,换热部件还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螺旋管的第一端连接,并从壳体内伸出,以通过第一管体向螺旋管内通入换热介质;和/或,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螺旋管的第二端连接,并从壳体内伸出,以使经过换热后的换热介质从螺旋管内流入第二管体内。
进一步地,壳体内具有密封腔,分离器还包括:出气管,出气管插设在壳体上,以使出气管的管腔与密封腔连通;螺旋通道与密封腔连通,以使螺旋通道内分离出的气体经过密封腔后进入出气管内。
进一步地,壳体内具有密封腔,螺旋通道与密封腔连通,以使螺旋通道内分离出的油液落入密封腔内,分离器还包括:回油管,回油管插设在壳体的下部,以使回油管的管腔与密封腔连通,进而使落入密封腔内的油液进入回油管内。
进一步地,回油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二管段位于密封腔内,并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管段插设在壳体上,第一管段的管心线与第二管段的管心线呈预定夹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1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空调设备的方法及装置、空调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力检修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