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2900.7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明;王嵩;王爱民;郭强胜;叶伟林;王根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91/06;C09D5/08;C09D7/61;C09D7/20;B05D5/00;B05D7/14;B05D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4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钢铁 防腐 处理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及其应用,该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氨酯30‑50%、二氧化硅20‑40%、二氧化钛5‑10%、蜡乳液5‑10%、葡萄糖酸钙1‑2%,余量为去离子水,该处理剂用于钢铁件防腐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铁件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干燥;(2)再将钢铁件浸入到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中处理;(3)最后将处理后的工件烘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含挥发性有机物;形成的膜层致密,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经处理的钢铁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处理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工艺窗口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防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达上万亿元,对金属制品进行防腐蚀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电镀、钝化、氧化、涂饰等各种方法在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保护层是金属防腐的主要途径。其中,电镀法因其防腐效果好,产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功能,成为最广泛使用的防腐技术。然而,电镀过程中必需使用大量的金属盐、无机酸、无机碱及有机助剂,导致水污染问题严重。
通过涂饰技术在金属制品表面形成涂层可以很大程度避免电镀工艺的水污染问题。然而,传统的涂装液多为油性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高,极易造成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未经电镀,处理的钢铁件具有优良防腐效果的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该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氨酯30-50%、二氧化硅20-40%、二氧化钛5-10%、蜡乳液5-10%、葡萄糖酸钙1-2%,余量为去离子水。
其中,聚氨酯是成膜剂,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起到封孔的作用,蜡乳液改善膜层的疏水性,葡萄糖酸钙是缓释剂。这些成份使钢铁件经处理液处理后,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保护膜层,同时该膜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进一步地,该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氨酯40-50%、二氧化硅30-40%、二氧化钛8-10%、蜡乳液8-10%、葡萄糖酸钙1-2%,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该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氨酯40-50%、二氧化硅30%、二氧化钛8-10%、蜡乳液8-10%、葡萄糖酸钙1.5%,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地,该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氨酯40%、二氧化硅30%、二氧化钛8%、蜡乳液8%、葡萄糖酸钙1.5%、去离子水12.5%。
一种如上所述的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的应用,该处理剂应用于钢铁件防腐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铁件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干燥;
(2)再将钢铁件浸入到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中处理;
(3)最后将处理后的工件烘干。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水的温度为50-70℃,pH=8.0-10.0;所述浸泡的时间为90-180s。此工序相当于加热钢铁件,使后续的处理剂更容易在钢铁件表面成膜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水的pH=9.0。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处理的时间为20-60s。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的时间为40s。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2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