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3216.0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申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14 | 分类号: | C23G1/14;C23G1/02;C25F1/04;C25D5/34;C25D5/48;C25D21/06;F26B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螺母 清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零件依次进行前处理,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电镀过程中,零件的厚度在保证零件盐雾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零件要求的下限;并对电镀槽内零件用过滤机进行过滤;然后,将电镀后的零件离心甩干,离心方向为正反双向离心,以及倾斜离心。本发明有效提高零件内壁的清洁度,大大减少内壁0.1mm以上的颗粒物比例;且减少零件内壁或盲孔内封闭剂堆积的比例,改善内壁或盲孔的清洁度,减少80%以上不良品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状类的螺母或套管类零件,需进行表面合金电镀进行防腐的,并对内壁有清洁度要求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管状类螺母或套管 ,有时会对零件有特殊的清洁度要求,会对电镀后的零件表面的杂质颗粒有严格的管控要求,但管状类的零件的内壁由于缺少互相的摩擦,导致容易在电镀过程中产生毛刺,或封闭过程中产生封闭剂堆积等现象,从而影响零件的清洁度要求。
目前采用的生产线前处理工艺:热碱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但实际成品的效果并不理想,有部分零件的内壁存在油污清洗不干净的现象,导致内壁结合力不良,产生内壁镀层脱落现象。由于电镀过程中,不同的零件生产时会带来许多的杂质颗粒物,如锌渣、氧化皮渣、零件边角料等,这时就需要选用合适的吨位的过滤机,在生产时进行连续的过滤。
目前电镀槽内过滤机使用的是10目的滤芯,电镀后依然发现有部分零件内壁附着了颗粒状的脏污(如①所示内壁),抽检的不良比例高达50%左右。对于有封闭要求的零件,封闭前首先需确定封闭药液的清洁,避免药液内的颗粒杂质以及凝聚悬浮物对内壁清洁度的影响。其次应选用适合的离心工艺,如零件内壁中间部位有一直角台阶(如②所示),生产时采用普通的单向离心工艺,离心转速为300r/min,离心方向为单向离心,导致部分零件在此台阶处的封闭剂无法完全甩干净,烘干后形成封闭剂堆积,从而影响了内壁的清洁度,抽检发现封闭剂堆积不良率为30%左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对零件依次进行前处理,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
电镀过程中,零件的厚度在保证零件盐雾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在零件要求的下限;并对电镀槽内零件用过滤机进行过滤;
然后,将电镀后的零件离心甩干,离心方向为正反双向离心,以及倾斜离心。
进一步的,热碱除油温度为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
进一步的,电解除油温度为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
进一步的,电镀采用三价白锌,厚度为8-15um。
本发明有效提高零件内壁的清洁度,大大减少内壁0.1mm以上的颗粒物比例。且有效减少零件内壁或盲孔内封闭剂堆积的比例,改善内壁或盲孔的清洁度,减少80%以上不良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管状螺母的内孔清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零件依次进行前处理,热碱除油,热碱除油,电解除油,酸洗,电解除油,活化,以及电镀。前处理采用两道热浸除油,热碱除油温度控制在60-70℃,除油浓度控制在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获得良好的除油效果,保证内壁的油污去除干净。除油后增加一道阳极电解除油,电解除油温度控制在60-70℃,除油浓度为药液要求范围的中上限,电解除油具有比热浸除油更好的除油效果,并且有效去除内孔件、盲孔件的内壁的油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申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申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