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座椅骨架的束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3361.9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叶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中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5/06;B21F1/02;B21F11/00;B21F23/00;B21F4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张飞 |
地址: | 246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座椅 骨架 束紧 装置 | ||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座椅骨架的束紧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压接模、压片、压头座、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的支撑底座用于托撑压接模,压接模上开设有第三凹槽用于容纳压片以及待捆扎且绕制好的钢丝,压片呈U型,钢丝放置于U型凹口中;压头座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头;第一驱动单元驱动压头座在水平面内移动,第三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压头上下运动并将压片的两个上端部压向中间并捆住钢丝。支撑底座可以方便的对本装置提供支撑,压接模的设置可以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同时,通过压头座上的第一压头和压片的配合,可以将放置于压接模中的多个钢丝捆在一起,从而完成骨架的束紧,本装置使用可靠,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垫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座椅骨架的束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汽车已成为当今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将汽车工业作为过敏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座椅是汽车中不可缺少的配件之一,所谓的汽车座椅就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座椅的舒适性在车辆的个性化设计中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保障车辆安全性能的一部分,设计合理的汽车座椅能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便于操作和不易疲劳的驾乘感受,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各方面性能要求的提高,对汽车座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汽车座椅骨架指的是汽车座椅的内部支撑骨架,通常由钢质材料焊接而成,座椅骨架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载荷,同时座椅整体的舒适性也与座椅骨架的结构紧密相关,现有座椅骨架的臀部支撑结构通常是由多根呈阵列状分布的S形弹簧组成的,只起到简单的支撑效果,其结构牢固性、稳定性以及舒适性都较为一般,并且由于臀部对座椅压力并不均匀,使用时间较长后容易造成弹簧的变形,中间部分的弹簧变形尤为严重,影响座椅整体的美观性及舒适性,并且现有汽车座椅的头枕与乘坐人员头部的接触位置较少,作用也不是太大。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除了主骨架外,一般还会将钢丝加工成多种不同规格的小骨架,如图1所示,小骨架和主骨架组合在一起能够方便、可靠、舒适的对乘用人员提供支撑,这种通过钢丝弯折或弯曲成的小骨架,目前没有合适的设备来进行加工,并且由于其种类繁多,难以通过现有的自动化设备完成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座椅骨架的束紧装置,能够方便的将弯折后的多个钢丝束紧在一起构成骨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座椅骨架的束紧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压接模、压片、压头座、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的支撑底座用于托撑压接模,压接模上开设有第三凹槽用于容纳压片以及待捆扎且绕制好的钢丝,压片呈U型,钢丝放置于U型凹口中;压头座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压头;第一驱动单元驱动压头座在水平面内移动,第三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压头上下运动并将压片的两个上端部压向中间并捆住钢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支撑底座可以方便的对本装置提供支撑,压接模的设置可以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针对不同的骨架结构,只需要选择不同的压接模即可,同时,通过压头座上的第一压头和压片的配合,可以将放置于压接模中的多个钢丝捆在一起,从而完成骨架的束紧,本装置使用可靠,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托撑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方框和第二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弯折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弯曲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另一种弯曲单元的固定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11是弯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中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中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