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安装弹性件的工装组件及弹性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3613.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30 | 分类号: | B25B2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安装 弹性 工装 组件 方法 | ||
1.一种辅助安装弹性件的工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组件包括支撑件(4)以及钩拉件(7),所述钩拉件(7)的一端呈钩状结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件(4)的件体上;所述支撑件(4)的一端设置有一把手(6),另一端为钩拉时提供支撑点的支撑端(5),所述钩拉件(7)与支撑件(4)的铰接点和把手(6)之间的第一距离值要大于铰接点与支撑端(5)的第二距离值;所述钩拉件(7)的长度要长于铰接点至支撑端(5)的长度;所述支撑件(4)呈一定弯曲弧形结构,位于弯曲的最高点处的支撑件(4)两侧对称设有一对凸块(9),每个凸块(9)均设有一铰接孔,两个铰接孔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凸块(9)之间存有便于放置钩拉件(7)端部的空隙,所述空隙宽度要大于钩拉件(7)端部的宽度;所述钩拉件(7)能够绕着铰接点相对于支撑件(4)转动,其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60°,所述钩拉件(7)的端部圆弧壁面设有一限位块(10),位于两个凸块(9)之间的支撑件(4)表面设有定位阶面(11);当限位块(10)与定位阶面(11)相抵时,所述钩拉件(7)无法相对支撑件(4)继续转动,钩拉件(7)与支撑件(4)之间的夹角呈60°,所述钩拉件(7)的铰接端弯曲衔接至钩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值与第二距离值的比例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5)上固接有一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需相抵位置进行线接触或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第一横杆(5),所述第一横杆(5)与支撑件(4)相互垂直;所述把手(6)为第二横杆(6),并与第一横杆(5)平行,第二横杆(6)长度要大于第一横杆(5)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拉件(7)的钩状端头的内侧面设有一突起块(8)。
6.一种弹性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工装组件来辅助安装弹性件(3),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每个弹性件(3)的一端挂设在木框(1)一端顶部的胶扣(2)内;
步骤2:手部握住把手(6),钩拉件(7)的钩状端钩住位于弹性件(3)另一端的第二根线性段上,所述支撑端(5)抵住木框(1)另一端的侧壁上;
步骤3:以支撑端(5)与木框(1)另一端侧壁的抵触点为中心,向下压把手(6),所述支撑件(4)绕着接触点转动,弹性件(3)发生变形且伸长,使得弹性件(3)的末端挂钩挂设在木框(1)另一端顶部的胶扣(2)上;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将每个弹性件(3)的末端挂钩分别挂设到对应的胶扣(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包括主体部以及分别位于主体部两端的挂钩部,所述主体部由多根线性段以及多根弯曲段组成,相邻线性段的同一端通过一根弯曲段连接,同一根线性段的两端分别有一弯曲段;所述主体部呈一定的弧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2进一步包括为:
步骤2.1:将钩拉件(7)相对支撑件(4)转动60°,进而将钩拉件(7)与支撑件(4)之间的夹角张开到最大,将钩拉件(7)的钩状端钩住弹性件(3)另一端的第二根线性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3进一步包括为:
步骤3.1:在进行钩拉弹性件(3)的过程中,弹性件(3)发生变形且伸长,将钩拉件(7)与支撑件(4)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其夹角缩小20°至30°时,将弹性件(3)的另一端挂上木框(1)另一端顶部的胶扣(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性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4进一步包括为:
步骤4.1:在成功挂完第一个弹性件(3)后,每进行挂设下个弹性件(3)的过程中,通过甩动支撑件(4),利用其惯性进而使得钩拉件(7)相对支撑件(4)转动,并张开钩拉件(7)与支撑件(4)之间的夹角,将钩状端钩住下个弹性件(3)的第二根线性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36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