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4561.6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琬晴;冉也;张嘉奇;付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B1/1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垃圾 打捞 双体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包括双船体和桁架架构;所述桁架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设有圆形套筒,滑轨贯穿圆形套筒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上端设有空心管,空心管的正下方设有网面,所述网面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依次贯穿圆形套筒和空心管,所述连接绳的上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本装置通过连接绳的设置使网面具有上下吊装功能,能提供稳定运输网面的支持以及工作时保证垃圾拖网匀速的移动;本装置通过圆形套筒以及滑轨的设置能够使网面进行折叠,便于打捞前的存储以及打捞后的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是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
背景技术
生活中最常见的水环境污染是水面漂浮大量的生活垃圾,多半是人为的随意乱扔垃圾造成的,一般如塑料袋、饮料瓶,树枝树叶以及其它易清理的水面垃圾,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水里的生态,所以对水面垃圾需要进行打捞处理,目前很多地区还是采用利用人工打捞的方式为主,但这种人工打捞水面垃圾的作业方式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恶劣、效率十分低下。
在此基础上,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235260U公开了一种漂浮物打捞船,涉及水面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船体,船体前端两侧均设置有滤网支撑杆,滤网支撑杆上有粗滤网漂浮柱和细滤网漂浮柱,粗滤网漂浮柱的内部设置粗滤网卷轴器,粗滤网漂浮柱下方设置有粗滤网,粗滤网下方设置有粗滤网配重块,细滤网漂浮柱的内部设置细滤网卷轴器,细滤网漂浮柱下方设置有细滤网,细滤网下方设置有细滤网配重块,船体上设置有大漂浮物打捞机、大漂浮物存放箱、小漂浮物打捞机和小漂浮物存放箱,船体后端设有推进装置;该发明具有减少人力投入、自动实现漂浮物分类和漂浮物后期处理简单等优点;但是该船体体积结构较大,占地面积大且消耗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包括双船体和桁架架构,所述桁架固定在双船体的顶部;所述桁架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有四个,所述滑轨上均设有圆形套筒,滑轨贯穿圆形套筒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上端设有空心管,空心管的顶部与桁架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上端与空心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管的正下方设有网面,所述网面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圆环,所述圆环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通过挂钩与圆环相连接,所述连接绳依次贯穿圆形套筒和空心管,所述连接绳的上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桁架的顶部,所述转动杆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轨上半部分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桁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绳采用高纤维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杆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数量有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具有上下吊装功能,能提供稳定运输网面的支持以及工作时保证垃圾拖网匀速的移动;本装置通过圆形套筒以及滑轨的设置能够使网面进行折叠,便于打捞前的存储以及打捞后的收集,占地面积小且消耗不大;这些功能能使海上垃圾打捞更便捷稳定,应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网面连接俯视图。
图3为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网面可折叠型垃圾打捞双体船图1中B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4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