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渣浆泵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5137.3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炎;刘锐;张彦明;杨文琪;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7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渣浆泵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渣浆泵散热装置,包括保护罩、散热网罩、排风管、进风管、气液热交换柱、吹风除尘装置。气液热交换柱底部为液体部,上部为气体部;排风管一端连接出风口,另一端连接气液热交换柱的液体部;进风管一端连通所述保护罩,另一端连接气体部。吹风除尘装置设置在散热网罩内,吹风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吹风管、出气管、过渡空箱、返风结构和吸尘器;水箱两侧分别插接吹风管和出气管,吹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过渡空箱后连接返风结构,出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散热网罩;返风结构的吸风口连接吸尘器。本发明采用气液交换散热的方式能够提高渣浆泵电机泵的散热效果,并且由于气体经过液体的清洗且气体为封闭循环,可以避免散热气流累积尘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泵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渣浆泵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大型的渣浆泵都设置有散热风扇和隔音保护罩,隔音保护罩不仅用以降低渣浆泵工作时的噪音,而且能够起到保障操作人员作业安全性的作用;但是,由于隔音保护罩使得空气流动性不佳,因此隔音保护罩不利于散热风扇发挥散热效果,且进风口和渣浆泵外壁在长期工作后容易积累较多的灰尘和屑末,不仅不便于清扫,而且会对渣浆泵的轴件造成一定的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渣浆泵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渣浆泵散热装置,包括:
保护罩,其顶部设有出风口;
散热网罩,其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
气液热交换柱,气液热交换柱底部为液体部,上部为气体部;
排风管,其一端连接所述出风口,另一端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液体部;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一端连通所述保护罩,另一端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气体部;以及
吹风除尘装置,其设置在散热网罩内,所述吹风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吹风管一、出气管、过渡空箱、吹风管二、返风结构和吸尘器;水箱两侧分别插接吹风管一和出气管,吹风管一的另一端连通过渡空箱,出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散热网罩;吹风管二的一端插接在过渡空箱中,另一端连接返风结构,所述返风结构的吸风口连接吸尘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循环冷却池、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液体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冷却池底部,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液体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循环冷却池上方,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风管与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排风管与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连接处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设置有水泵,所述出水管设置有流量调节阀,且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循环冷却池上方的一端设置有花洒。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连接所述气液热交换柱的液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网罩。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器包括一个通过转轴带动的吸尘叶片,吸尘叶片的外侧设有防护网,吸尘叶片的转轴通过固定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返风结构包括返风壳体、中心轴、转动套筒;返风壳体和吸尘器连通一侧设有滤尘网,中心轴的外侧套设转动套筒,转动套筒的四周均匀固定多个返风板,所述多个返风板在中心轴的带动下在返风壳体中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气液交换散热的方式能够提高渣浆泵电机泵的散热效果,并且由于气体经过液体的清洗且气体为封闭循环,可以避免散热气流累积尘屑,同时在散热网罩中设计了吹风除尘装置,除尘设备内部自净,防止吸尘器内部积灰,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和使用寿命,通过除尘设备的使用在渣浆泵散热的同时,对电机表面进行吸附式除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活门开启机构
- 下一篇:智能电网中的轻量级被动式跨层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