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5264.3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程;赵丹;苗建杰;陈军;王康;钱斌天;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3/02;E03F5/14;E01F5/00;E01C1/00;E01C7/30;C04B28/26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草沟 海绵 城市 路面 衔接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3)连接;所述排水管(3)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4);所述穿孔盲管(4)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5);所述透水土工布层(5)外设有碎石层(6);所述铺装路面(2)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7);所述边墙(7)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8)、第一碎石垫层(9)和花岗岩平缘石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路面(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二素土层(11)、第二碎石垫层(12)和泥结石路面(13);所述泥结石路面(13)与花岗岩平缘石层(10)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PVC排水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7)上还设置有垃圾收集装置(14);所述垃圾收集装置(14)包括有安装斗(15)和网兜(16);所述安装斗(15)一侧与边墙(7)固定连接;所述网兜(16)上下活动设置有安装斗(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斗(15)上下两端敞口;所述安装斗(15)下端边缘水平延伸有限位圈(17);所述网兜(16)上端设置有定位圈(18);所述定位圈(18)活动设置在限位圈(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16)上还设置有保护盖(19);所述定位圈(18)一端与保护盖(19)铰接连接;所述定位圈(18)另一端与保护盖(19)通过搭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9)表面上设置有拉环(20);所述拉环(20)两端与保护盖(19)铰接;所述拉环(20)上连接有弹力绳(21)。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基坑开挖;2)管道铺设施工;3)铺装路面施工;4)植草沟种植层施工;其特征在于:铺装路面施工步骤中,第一素土层和第二素土层的夯实度≥90;第二碎石垫层施工厚度为100-200mm;所述泥结石路面用料包括有粘土、泥浆和硅酸钠水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结石路面用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有10-15份粘土、60-70份泥浆和5-15份硅酸钠;所述泥浆的水土体积比为0.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2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