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5441.8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许为康;李桂香;周新婷;黄德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34;A61L27/50;A61L27/54;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建珍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骨组织器官进行脱细胞处理,而后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制得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脱细胞基质;
S2、制备载药微球,所述载药微球由包括多孔钛酸钡、可降解聚酯和药物的原料经乳化溶剂挥发法进行制备;所述药物包括骨修复药物和/或生长因子;
S3、将所述载药微球与所述脱细胞基质混合,以使所述载药微球覆于所述脱细胞基质的表面和填充于所述脱细胞基质的孔道中,在37~65℃条件下保温至所述载药微球粘结在所述脱细胞基质上,制得含载药微球的支架;而后将所述载药微球的支架浸泡于可降解压电聚合物溶液中,取出沥干后,进行极化处理;
其中,步骤S1和步骤S2的先后顺序不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将骨组织器官用含乙二胺四乙酸的PBS缓冲溶液进行脱细胞,而后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Tris缓冲液浸泡,再用PBS缓冲溶液进行洗涤,最后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萃取压力为15~20 MPa,萃取温度为35~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组织器官选自松质骨、皮质骨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将药物与多孔钛酸钡混合,得到混合粉体;而后将所述混合粉体分散于可降解聚酯溶液中,得到共混液;再将所述共混液滴加到第一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而后进行固液分离,制得载药微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酯选自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3-羟基烷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选自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形态发生蛋白-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阿仑膦酸钠、柚皮甙、白藜芦醇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微球的载药率为40~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钛酸钡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①将第二表面活性剂溶于酸液中,制得第一溶液;
②将钛化合物溶于第一溶剂中,制得第二溶液;
③在搅拌状态下间隔4~7h依次将所述第二溶液、钡化合物和碱液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回流处理,收集固体产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载药微球与所述脱细胞基质的质量比为1:(3~1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处理为在空气中以1~5KV/mm电压极化10~40min。
12.一种压电支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支架的制备方法制得。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电支架在制备组织修复和再生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4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尾刷工作性能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微球基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