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5760.9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龙;姜友飞;王付磊;孟祥伟;卞秀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76;E04B1/343;E05F15/53;E05F15/56;E05F17/00;E06B9/24;E06B5/16;E06B3/7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高分子 纳米 隔热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包括底座、控门机构、折叠机构、遮阳机构和控窗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旋接有转动门板,且转动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控门机构,所述控门机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推杆,且第一气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板,该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通过设置转动板,控门机构中,第一气动推杆工作带动第一推动板运动,第一推动板通过第一滑槽带动转动杆运动,转动杆通过转动板带动第一连杆运动,转动板转动角度为120°,且第一连杆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杆带动曲杆转动,曲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移动门运动,移动门为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实现了移动门的自由移动操作和隔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几种常用改性技术,如化学改性、共混改性、填充改性、纤维增强改性、表面改性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及使其功能化的各种方法,通过改性技术将用于隔热材料的设备适应人们的各种需求。
现有的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一般用于集装箱房的建造中,目前的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的集装箱房出现隔热效果不佳和无法自动组装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隔热效果不佳和无法自动组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包括底座、控门机构、折叠机构、遮阳机构和控窗机构,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旋接有转动门板,且转动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控门机构,所述控门机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推杆,且第一气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远离第一气动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与第一推动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一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的一端旋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离转动板的一端位于控门机构的内壁旋接有曲杆,且曲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旋接有移动门,所述移动门与控门机构的内壁连接部位旋接有第二连杆,所述底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折叠机构,且折叠机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底座顶端旋接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遮阳机构,且遮阳机构的下方位于折叠板外壁固定连接有控窗机构,所述折叠板的顶端旋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门板、移动门、折叠板和盖板均为改性高分子纳米隔热材料,所述转动板通过转动杆与控门机构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动板的转动角度为120°,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连杆的位置以转动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二气动推杆、第二推动板、第三连杆、第二滑槽、第一弯杆、转动块、第二弯杆和第四连杆,所述折叠机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推杆,且第二气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二推动板远离第二气动推杆的一端位于折叠机构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杆,且第三连杆与第二推动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间旋接有第一弯杆,且第一弯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与转动门板固定连接的转动块,所述第一弯杆的中间位于折叠机构的内壁旋接有第二弯杆,且第二弯杆与转动块的连接部位旋接有第四连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通过第一弯杆与折叠机构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动块的转动角度为90°,所述第一弯杆的弯曲部分与第四连杆平行且相等,所述第三连杆的上半部分与第二弯杆的上半部分平行且相等,且第二弯杆的下半部分与转动块的下半部分平行且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基舜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