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5858.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林;黄泽晓;陈利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2 | 分类号: | B41M1/12;B41M7/00;C09D11/101;C09D11/102;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肖丽华 |
地址: | 5235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雪花 uv 油墨 紫外 光固化 方法 | ||
1.一种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定丝印网版,将所述丝印网版安装于丝印设备上;
S200:提供承印物,将所述承印物传送至所述丝印设备预定的位置上;
S300:调配水性雪花UV油墨,将所述水性雪花UV油墨添加至所述丝印网版上,并通过所述丝印设备将所述水性雪花UV油墨丝印于所述承印物上;
S400:通过在所述丝印设备上加装的雪花UV成纹灯和UV固化灯依次对所述承印物进行照射,所述UV固化灯与所述雪花UV成纹灯之间的间距为1.5~2m;
S500:收集完成固化后的所述承印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雪花UV成纹灯包括一支8KW的金属卤素灯,所述承印物在所述雪花UV成纹灯下移动的曝光速度在55~60m/min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固化灯包括两支8KW的金属卤素灯,所述承印物在所述UV固化灯下移动的固化速度在30~35m/min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物的表面张力达因值≥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雪花UV油墨的粘稠度在2000±200mPa·s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雪花UV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丙烯酸UV树脂为由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聚酯丙烯酸树脂以重量比1:(1.5~2.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由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以重量比(1~2):(1.5~2.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水性紫外光引发剂为由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以重量比为(0.8~1.2):(1.4~2.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附着力促进树脂为由丙烯酸-4-羟基丁酯和丙烯酸-2-羟基丙酯以重量比为(1.8~2.6):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消泡剂为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以重量比(0.5~1.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为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改性气相二氧化硅和普通气相二氧化硅以重量比为(2~4):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蜡粉为聚乙烯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雪花UV油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形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的重量份的水性丙烯酸UV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水性紫外光引发剂、流平剂、蜡粉的原料混合,加热至80℃,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搅拌速度3000转/min,搅拌30min;
S200:加入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的重量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消泡剂,搅拌反应3h;
S300:降温至60℃待其溶解后,加入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的重量份的增稠剂及水,再进行搅拌25min,冷却后,研磨至细腻度为18~20ym,得到水性雪花UV油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印网版为400目聚脂单丝网版。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性雪花UV油墨紫外光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印物的传送速度和所述丝印设备的刮刀速度均为2400~2500张/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8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