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5973.1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张二辉;胡经纬;封华;李健喆;章锦晶;龙旺平;吴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复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62 | 分类号: | B22F10/62;B22F3/10;B22F3/115;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2150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打印 脱脂 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乙醇40‑70份、丙酮10‑20份、草酸1‑30份、醇类1‑10份、乙酸1‑10份、乙醚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使用有机溶剂作为草酸脱脂介质的溶剂配置溶液,因有机溶剂乙醇相对于草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能够获得相较于水溶液更多的草酸含量,进而提高了草酸的脱脂速率,而乙酸和乙醚的加入改善了草酸的挥发性及溶解性能,进一步提高了草酸的脱脂速率;此外,本发明所述的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因乙醇易挥发,有助于炉腔的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属3D打印领域,FDM(熔融堆积)打印技术广泛应用,该技术将金属粉末混合高分子粘结剂经过挤出成型形成的打印线材通过打印喷头加热至熔融状态后逐层堆积形成模型,然后通过使用酸催化的裂解反应去除大部分的高分子材料得到脱脂坯,最后对脱脂坯进行高温烧结得到金属部件。
在金属3D打印过程中,脱脂步骤是工件成型的重要中间环节,而脱脂过程的时间及原料成本也是工艺实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工业上脱脂环节多数采用硝酸的水溶液进行脱脂处理,同时目前也存在使用草酸作为脱脂溶液进行脱脂处理的方案。现有的脱脂技术选择使用草酸的水溶液作为脱脂介质进行脱脂处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存在相关的缺陷。在使用草酸的水溶液作为脱脂介质进行脱脂处理的时候,脱脂环节的脱脂速率相较于使用硝酸的方案来说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脱脂介质中水含量较高,在脱脂过程中对工件的表面状态会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会恶化脱脂炉炉腔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使得脱脂速率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脱脂速率的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乙醇40-70份、丙酮10-20份、草酸1-30份、醇类1-10份、乙酸1-10份、乙醚1-5份。
本发明所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使用有机溶剂作为草酸脱脂介质的溶剂配置溶液,添加醇类、乙酸和乙醚物质改善草酸的挥发性及溶解性能,提高了草酸的脱脂速率,减少了脱脂溶液中的水含量,使在脱脂过程中,工件表面的状态得到了保护。
上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乙醇50-60份、丙酮12-18份、草酸5-20份、醇类3-8份、乙酸3-8份、乙醚2-4份。
上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乙醇55份、丙酮15份、草酸15份、醇类5份、乙酸5份、乙醚3份。
乙醇相对于草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能够获得相较于水溶液更多的草酸含量,且乙醇易于挥发,对于炉腔较好处理。
上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醇类为甲醇。
上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草酸的纯度>99.7%。
上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乙醇的浓度为99.5%-99.8%。
上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丙酮的浓度为99.5%,优选地,所述甲醇的浓度为99.5%-99.9%。
上述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乙酸的纯度为99%-99.5%,优选地,所述乙醚的浓度为99.5%。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金属3D打印脱脂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各原料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复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复浩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5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