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支撑辊道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6558.8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泉文;黄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德新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3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孙丽珠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辊道线 | ||
本发明涉及轨道线输送技术领域,属于在标准铝型材基础上建立的标准化托盘输送系统,具体为一种双支撑辊道线,包括互相平行的两侧支撑框架,每侧的支撑框架上依次排列若干辊轮,辊轮中心连接有与辊轮同步转动的辊轴,辊轴一端通过辅助基座固定,辊轴另一端通过固定模块座固定,辅助基座和固定模块座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每个固定模块座上安装有一套驱动辊轴转动的传动单元,驱动机构将动力输出至传动单元。本发明将辊轮组设计为标准化模块,采用了模块化的装配方式,具有很好的装配灵活性,可以批量备货用以提高线体的制作效率缩短交货周期,同时便于整个输送系统单个组件的维修和替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线输送技术领域,属于在标准铝型材基础上建立的标准化托盘输送系统,具体为一种双支撑辊道线。
背景技术
在标准化托盘系统中,辊道线作为重载形式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辊道线的形式一般为链传动和伞齿轮传动两种,无论是链传动还是伞齿轮传动,在单个托盘负载为300kg-700kg之间,均采用积放结构,用以实现单驱动带动多工位的功能。
在市场上现有的伞齿轮传动结构,大多数输送设备的设计中,伞齿轮的安装尺寸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齿轮啮合不良,造成噪音过大、磨损过快等情况。同时,目前的设计一般需要在支撑框架的侧边打孔,并需要精加工以符合轴承的装配要求,这在工艺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加工周期长、成本高。由于托盘载重等形式的影响,重载的轨道线需要每侧进行双支撑,对于双支撑轨道线而言,基于轨道线的安装结构,双支撑的轨道线需要三列型材配合安装,宽度在具体应用时太宽,在制作自动工位时,设计人员往往希望使用辊道线单侧更窄的输送线,而现有的轨道线结构无法做到。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支撑辊道线,实现核心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并保证装配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支撑辊道线,包括互相平行的两侧支撑框架,每侧的支撑框架上依次排列若干辊轮,辊轮中心连接有与辊轮同步转动的辊轴,辊轴一端通过辅助基座固定,辊轴另一端通过固定模块座固定,辅助基座和固定模块座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每个固定模块座上安装有一套驱动辊轴转动的传动单元,驱动机构将动力输出至传动单元。
进一步地,每两个相邻辊轮之间设置一个辊轮扣盖,辊轮扣盖通过卡扣式装配到辅助基座的卡槽上,辊轮上表面突出于辊轮扣盖上方;所述辅助基座设置为上窄下宽的结构,辅助基座上方为固定辊轮的装配部,装配部靠近辊轮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装配辊轮的装配槽,辅助基座底部设置为与支撑框架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宽度大于装配部的宽度,确保辅助基座的连接稳固,所述装配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设置为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模块座为标准化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座上开设有圆形装配腔,圆形装配腔内装配有轴承,辊轴通过轴承与固定模块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模块座下表面设置下定位平面,固定模块座上表面设置上定位平面,固定模块座垂直于辊轴轴向的一个侧平面设置有轴向定位平面,固定模块座垂直于辊轴径向的一个侧平面向内凹陷形成径向定位槽,径向定位槽内设置有锁紧定位凸起,锁紧定位凸起边缘采用圆弧曲面与直线曲面间隔组合结构。
进一步地,辅助基座通过内部轴承与辊轴转动连接并对辊轴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单元为伞齿轮传动单元,若干套伞齿轮传动单元共同连接在一个通轴上,所述通轴上靠近驱动机构的位置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通过与驱动机构内的齿轮配合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通轴旋转进而通过伞齿轮传动单元的传动作用带动辊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伞齿轮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装配在辊轴上,第一伞齿轮的安装基准面与固定模块座的轴向定位平面配合定位;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垂直啮合,若干第二伞齿轮同轴同向设置,若干第二伞齿轮通过所述通轴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德新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德新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6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