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接收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6560.5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边越峰;郭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40;H02J50/80;H02J7/02;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朱文杰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接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主控制器、主线圈、从线圈、主充电芯片和从充电芯片;主充电芯片与主线圈连接,用于控制主线圈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建立第一充电连接,以基于主线圈进行充电;从充电芯片与从线圈连接,用于控制从线圈与无线充电发射端建立第二充电连接,以基于从线圈进行充电;主控制器分别与主充电芯片和从充电芯片连接,用于在基于主线圈充电过程中,主充电芯片触发过压保护时,触发从充电芯片建立第二充电连接,以基于从线圈进行充电,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无线充电在触发OVP后,需要重新摆放电子设备位置才能激活无线充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保护功能还不完善,典型的无线充电过压保护(OverVoltage Protection,OVP)方案是在整流输出上增加电流泄放的路径,该路径通常由MOS管(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开关和电阻组成。当用户将手机快速放到充电座上和快速挪动正在无线充电的手机时,会触发OVP,此时手机控制端会控制MOS管导通,从而将过剩的能量泄放到GND。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无线充电OVP方案中,当用户将手机快速放到充电座上或者将手机在充电座上快速挪动时,充电座的无线充电输出端会产生幅值较高的电压,如果该电压超过了OVP的门限值,则会触发手机端的无线充电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的过压保护功能,并发送指令到无线充电的发射(Transmit,TX)端(位于充电座上),使无线充电停止工作,用户需要重新摆放手机在充电座上的位置才能激活无线充电,恶化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无线充电在触发OVP后,需要用户重新摆放电子设备在充电座上的位置才能再次激活无线充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主控制器、主线圈、从线圈、主充电芯片和从充电芯片;
所述主充电芯片与所述主线圈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主线圈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建立第一充电连接,以基于所述主线圈进行充电;所述从充电芯片与所述从线圈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从线圈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建立第二充电连接,以基于所述从线圈进行充电;
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充电芯片和从充电芯片连接,用于在基于所述主线圈充电过程中,所述主充电芯片触发过压保护时,触发所述从充电芯片建立所述第二充电连接,以基于所述从线圈进行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适用于包含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触发主充电芯片控制所述主线圈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主充电芯片的充电状态;
在所述充电状态为所述主充电芯片触发过压保护时,触发从充电芯片通过从线圈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充电。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在电子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状态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触发主充电芯片控制所述主线圈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主充电芯片的充电状态;
充电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状态为所述主充电芯片触发过压保护时,触发从充电芯片通过从线圈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6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