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合成异胡薄荷醇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96619.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卢佳尧;邱挺;叶长燊;陈杰;葛雪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B01J31/22;C07C29/14;C07C35/1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俞舟舟;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液体 功能 mofs 材料 制备 及其 合成 薄荷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UiO‑66)的制备及其在合成异胡薄荷醇中的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含羧酸基团的咪唑为聚离子液体单体,采用热溶剂法将其与UiO‑66结合后聚合再离子交换,成功合成了聚咪唑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UiO‑PIL)。该材料在香茅醛合成异胡薄荷醇反应中,在绿色温和的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与UiO‑66相比催化性能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香茅醛合成异胡薄荷醇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薄荷醇是一种重要的芳香化学品,可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品等行业,近年来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市场上的薄荷醇主要来源于天然提纯分离,由于气候及地理等限制,导致天然提纯薄荷醇产量不稳定。与此相比,人工合成的薄荷醇经济性更高,稳定性更好,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异胡薄荷醇是人工合成薄荷醇的重要中间体,因此香茅醛环化制备异胡薄荷醇是合成薄荷醇关键的一步,而催化剂的选取是影响异构化反应结果的关键因素。有报道称如硅藻土、SiO2、硫酸、乙酸酐、溴化锌、酸性氧化物、铑配合物等都可以用于香茅醛的环化催化,而这些催化剂都存在异胡薄荷醇选择性不高、催化剂用量过大、反应速率较慢、回收困难、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因此需要合成一种具有高催化性能可回收的催化剂,在绿色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异胡薄荷醇。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化晶体复合材料。其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从而调控自身的网络拓扑结构。MOFs材料的种种优势,使其在催化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聚离子液体(PIL)是指由离子液体单体聚合生成的,在重复单元上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一类离子液体聚合物,兼具离子液体和聚合物的优良性能。功能化聚离子液体是由功能化离子液体发展而来, 并且克服了离子液体的流动性。该类研究着眼于结构可控性质,设计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稳定的、功能化材料。近年来已经在高分子化学、电化学、材料科学及能源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Frederik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改性UiO-66材料催化香茅醛合成异胡薄荷醇,其中未改性的UiO-66材料以甲苯为溶剂,100℃反应24h,异胡薄荷醇产率仅达到23%。经过氨基、硝基、甲基等基团修饰的UiO-66材料以甲苯为溶剂,100℃反应24h最高产率仅为81%。而本发明利用聚离子液体的可离子交换性,采用热溶剂法,先将聚离子液体单体与UiO-66中金属配位再聚合后离子交换,将合成的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应用关于香茅醛合成异胡薄荷醇中,乙醇为溶剂,室温下反应1~2h既可达到90%以上的产率,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绿色温和环境下催化香茅醛合成异胡薄荷醇的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的合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含羧基咪唑为聚离子液体单体,利用聚离子液体既可以进行离子交换,同时其自带的羧基基团可以与MOFs金属簇配位结合的特性,采用热溶剂法将聚离子液体单体嵌入到MOFs材料中后再聚合和离子交换,合成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UiO-PIL)。具体合成步骤为:
(1)将羧基咪唑,氯化锆和羧酸配体按一定的比例溶解于DMF中,加入冰乙酸并超声30 min,于110℃~130℃下晶化一定的时间,洗涤,干燥即得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前驱体;
(2)将上述所得前驱体与环氧氯丙烷在一定温度下聚合一定时间,再进行离子交换,洗涤,干燥即得聚离子液体功能化MOFs材料。
上述步骤(1)中的羧基咪唑为咪唑-2-甲酸、咪唑-4-甲酸、咪唑-4,5-二羧酸、苯并咪唑-4-羧酸、1-甲基-4咪唑甲酸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6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