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6757.9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凡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4 | 分类号: | E04G21/0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式 混凝土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连接有车头,所述车体上安装有活动臂架,所述活动臂架左侧安装有混凝土泵车,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能够混凝土的连续泵出,有效利用角度空间,使泵送机构的长度得到释放,达到二次结构泵方便在楼层房间内移动、转弯的目的,输送缸与主油缸直接连接,中间减少水箱部件,有效缩短泵送机构的长度,功能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浇二次结构主要采用人工混凝土浇灌作业,对于工作效率而言,人力成本大施工效率低,同时这样的人工混凝土浇灌作业需要使用人力进行上料、下料,对工人的体能消耗大,产生地面、墙面的建筑垃圾多,采用人工混凝土浇灌作业,还存在由于人工浇灌时由于混凝土料水比例问题,人工运输浇灌料间隔时间问题,会导致二次结构会造成断层、蜂窝等质量不合格现象,因此,需要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连接有车头,所述车体上安装有活动臂架,所述活动臂架左侧安装有混凝土泵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头采用小型三轮车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泵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右侧安装有料斗,所述料斗右端连接有出料口,所述料斗内安装有S型管,所述S型管右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车架上前后侧安装有混凝土输送缸,所述混凝土输送缸左端安装有主油缸,所述混凝土输送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主油缸输出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输送缸上安装有换向装置,所述S型管与前后侧的混凝土输送缸之间安装有摆动连通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连通装置包括眼睛板,所述眼睛板与前后侧的混凝土输送缸右端连接,所述S型管左端通过花键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端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中间与料斗左侧壁转动连接,前后侧的混凝土输送缸上安装有摆动油缸,所述摆臂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前后侧的摆动油缸输出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架上方安装有电气PLC控制箱,所述车架内安装有与电气PLC控制箱连接的电机、润滑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车架底部安装有滚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输送缸与料斗之间的角度为六十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料斗在车架右侧采用分离方式装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输送缸和主油缸与水平面的角度为三十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混凝土泵车移动方便,进行具体的混凝土传输工作时,将混凝土倒入料斗中,前后侧的主油缸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当前侧的主油缸推动活塞左移,此时料斗中的混凝土进入前侧的混凝土输送缸中,此时前侧的摆动油缸推动摆臂转动,使得S型管左端与前侧的混凝土输送缸右端对齐,此时,前侧的混凝土输送缸、S型管和出料口连通,前侧的主油缸推动活塞右移,将混凝土从出料口推出,重复上述过程,实现前后侧混凝土输送缸的混凝土往复泵出作业,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泵出,有效利用角度空间,使泵送机构的长度得到释放,达到二次结构泵方便在楼层房间内移动、转弯的目的,输送缸与主油缸直接连接,中间减少水箱部件,有效缩短泵送机构的长度,功能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车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混凝土泵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摆动连通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凡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凡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6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