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送带恒力柔性拉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7468.0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国;刘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恒力 柔性 拉紧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工业胶带机胶带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送带恒力柔性拉紧装置,包括中间架,头架,头部漏斗和传动滚筒,改向滚筒,缠绕在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之间的传送带,支撑改向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此两个轴承座固定连接有恒力柔性拉紧装置,恒力柔性拉紧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轴承座相连接的两个移动装置和柔性恒力源装置。本发明通过气源、减压阀、止回阀、可调泄压阀达到气缸内压力恒定,实现恒力拉紧的目的,有益增加胶带使用寿命,避免出现传送带丢转或打滑现象;由于拉紧动力源为压缩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可以有效避免因物料对传送带冲击或料流波动引起对传送带冲击,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胶带机胶带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送带恒力柔性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冶炼技术和产能的不断提高,传送带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但随之对其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短传送带或生产车间内,没有距离或空间安装配重拉紧装置,只能采用机械式螺栓拉紧装置,但这种机械式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表现在当运载料量大时,传送带张力会过大,减少传送带寿命,甚至损坏传送带;还有就是当传送带运行一段时间后,传送带会有一定松懈(略微变长),会使传送带出现丢转或打滑,造成能源浪费,甚至停产检修,影响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送带恒力柔性拉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传送带恒力柔性拉紧装置,包括中间架,设置在此中间架头部的头架,设置在此头架上的头部漏斗和传动滚筒,设置在所述中间架尾部的改向滚筒,缠绕在所述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之间的传送带,支撑所述改向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分别与所述的两个轴承座固定连接有恒力柔性拉紧装置,
所述的恒力柔性拉紧装置包括与所述两个轴承座相连接的移动装置和柔性恒力源装置,
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的轴承座支架,与此轴承座支架的两个立板固定连接的移动底板,通过承载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移动底板上的滚轮固定梁,固定在所述移动底板上两个滚轮固定梁之间的下行滚轮,通过承载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轴承座支架上部的滚轮固定梁,固定在此所述轴承座支架上部两个滚轮固定梁之间的上行滚轮,与此上行滚轮滚动连接的上导轨,与所述下行滚轮滚动连接的下导轨,可调支撑杆,设置在此可调支撑杆上的锁定杆,连接两个轴承座支架内侧立板的移动推拉板,所述的可调支撑杆上部连接述轴承座支架上部的承载连接板、且下部连接所述移动底板上的承载连接板,
所述的柔性恒力源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中间架下部的支撑侧板,固定在此支撑侧板上的气缸底板,与此气缸底板相连接的气缸,此气缸包括设置在气缸内的导向座,设置在所述气缸内的承压板,一端与此承压板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导向座与所述的移动推拉板固定连接的两个推杆,设置在所述气缸端头处且与所述气缸相连通的气源接管,按进气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气源接管上的减压阀、就地压力表和止回阀,设置在所述气缸端头处且与所述气缸相连通可调泄压阀。
所述的承压板外圈凹槽处设有密封环。
所述的移动推拉板侧下部设有气压平衡孔。
所述的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通过导轨间支架连接。
所述的导向座通过导向座支架固定在所述的气缸内,所述的气缸通过托架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传送带恒力柔性拉紧装置,通过气源、减压阀、止回阀、可调泄压阀达到气缸内压力恒定,实现恒力拉紧的目的,有益增加胶带使用寿命,避免出现传送带丢转或打滑现象;
(2)本发明的传送带恒力柔性拉紧装置,由于拉紧动力源为压缩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可以有效避免因物料对传送带冲击或料流波动引起对传送带冲击,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7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百万机组的BEST小汽轮机
- 下一篇:传送带拉紧力检测及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