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7483.5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3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理;刘圣成;李冠峰;姚文杰;华林青;罗智超;陈树伟;刘佳;柯潮彬;练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H02S50/00;H02S50/10;H02S20/10;H02S40/30;A01G13/02;E01C9/00;E01C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程文斌 |
地址: |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增效 地膜 铺设 方法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该铺设方法先清除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表面植被及杂草,再铺上反光地膜,然后将拉结网覆盖在反光地膜的上方,最后通过多个地钉将拉结网固定在地面上,通过拉结网同时将反光地膜固定在地面上。该地膜铺设方法能够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该光伏电站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能够检测该地膜铺设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作为相关性分析研究的数据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双面组件是两面受光均可发电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组成的光伏组件,相对于常规的单面组件,双面组件发电量的多少受到地面反射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地面杂草生长速度很快,若不加管理,杂草长高后会吸收更多的光照,导致地面反射光减少,影响电站发电量。若杂草进一步长高,高出光伏组件的高度,将形成正面遮挡,电站发电量进一步受到影响。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1720551939.6的一种自重式双面光伏电池装置,其通过混凝土固定块将反光膜固定在地面上,混凝土固定块分布在反光膜的四周边缘。该反光膜通过混凝土固定块自身的自重压在地面上,该混凝土固定块只能安装在反光膜的四周边缘,所述混凝土固定块对反光膜的固定不稳定,特别是在风力大的地方,用混凝土固定块压在反光膜四周边缘的方法更加不稳定,而且在杂草比较多的地方,反光膜下方的杂草还会才反光膜顶高拱起,破坏反光膜的平整度及稳定性。
因此,需开发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以及开发一种评估系统,用于评估该铺设方法的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及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该增效地膜铺设方法能够使反光地膜更为稳定的固定在光伏电站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抑制光伏电站下方地面的杂草生长,提高光伏电站的双面组件发电量;该地膜增效检测系统能够检测该地膜铺设方法的实际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电站的增效地膜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用于采用双面光伏组件发电光伏电站的地面增效地膜机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包括反光地膜、拉结网、多个地钉;
(2)、对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面进行作业,清除双面光伏组件下方地面的表面植被及杂草,并将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面整理,形成所需形状地表;
(3)、将所述增效地膜机构的反光地膜,平整的覆盖在双面光伏组件下方的地表上方,所述反光地膜具有阻挡透光及向上反射光线的性能;
(4)、将所述拉结网覆盖在所述反光地膜的上方,其中所述拉结网由多个横向拉结绳和多个竖向拉结绳组成;
(5)、通过多个所述地钉将所述拉结网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地钉设置在所述横向拉结绳与所述竖向拉结绳的交叉处,通过所述拉结网同时将所述反光地膜固定在地面上;
(6)所述地面增效地膜机构的反光地膜的上表面,将到达该地膜的光线反射到双面光伏组件上,增加发电量。
所述光伏电站包括多个光伏阵列,所述增效地膜机构为多个,各所述光伏阵列包括多个双面光伏组件,两相邻的所述光伏阵列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的地面形成种植区,各所述光伏阵列的下方地面形成光伏区,各所述增效地膜机构铺设在所述光伏区;所述光伏区的地面高度,均高出种植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7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