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加工行业废水高效除总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7699.1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左右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李惠友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加工 行业 废水 高效 系统 | ||
1.一种金属加工行业废水高效除总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沉淀池(1)和一个缓冲沉淀池(2),所述两个第一沉淀池(1)和一个缓冲沉淀池(2)并排分布,两个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输入端均通过污水管连接有综合反应池(3);
葡萄糖溶药罐(4)和浓硫酸加药罐(5),所述葡萄糖溶药罐(4)和浓硫酸加药罐(5)均通过加药管连通有提升泵(6),所述提升泵(6)通过污水管分别连通两个第一沉淀池(1)和一个缓冲沉淀池(2);
PAM溶药罐(7),所述PAM溶药罐(7)通过两个加药管分别连通两个第一沉淀池(1),且PAM溶药罐(7)通过加药管分别连通有两个第二沉淀池(8);
所述第二沉淀池(8)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两个二级好氧池(9)、两个一级好氧池(10)、好氧池A(11)、好氧池B(12)和两个厌氧池(13);
两个所述二级好氧池(9)、两个一级好氧池(10)、好氧池A(11)和好氧池B(12)均通过空气管连通有鼓风机(15);
所述缓冲沉淀池(2)的输出端通过加药管与其中一个所述厌氧池(13)的输入端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厌氧池(13)的输出端通过污水管与另一个厌氧池(13)的输入端相连通,另一个所述厌氧池(13)的输出端通过污水管与好氧池A(11)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好氧池A(11)的输出端通过污水管与好氧池B(12)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好氧池B(12)的输出端通过两个污水管分别与两个一级好氧池(10)的输入端相连通,两个所述一级好氧池(10)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污水管连通两个二级好氧池(9)的输入端,两个所述二级好氧池(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污水管连通两个第二沉淀池(8)的输入端;
回流泵(14),包括污泥回流泵、污水回流泵和空气回流泵,两个所述第二沉淀池(8)的输出端均通过污泥管连通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的输出端通过污泥管连通一级好氧池(10)的输入端和厌氧池(13)的输入端,且污泥回流泵的输出端与外界的污泥浓缩池相连通,两个所述二级好氧池(9)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污水管连通两个污水回流泵,两个所述污水回流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厌氧池(13)的输入端,所述好氧池A(11)和好氧池B(12)均的输出端均通过空气管和空气回流泵连通自身;
砂滤池(16),两个所述第二沉淀池(8)的输出端均通过污水管连通砂滤池(16)的输入端,砂滤池(16)的输出端通过污水管连通有清水池(17),所述清水池(17)的输出端通过污水管连通有气浮池(18),所述气浮池(18)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外界水源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行业废水高效除总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M溶药罐(7)的输出端通过两个加药管分别连通两个气动隔膜泵(19),两个所述气动隔膜泵(19)的输出端均通过空气管连通有油水分离三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行业废水高效除总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17)的输出端通过污水管连通有反洗泵(20),所述反洗泵(20)的输出端通过污水管连通砂滤池(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行业废水高效除总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硫酸加药罐(5)的输出端设置有硫酸计量泵(21),所述硫酸计量泵(21)的输出端与浓硫酸加药罐(5)上的加药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行业废水高效除总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缓冲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8)的内腔中部均设置有中心导流筒(22),所述中心导流筒(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堰(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行业废水高效除总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沉淀池(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弹性填料(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左右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左右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76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