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8494.5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武;徐静;周斌;于印哲;王桢桢;张宇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7/38;H01B3/44;B60L5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42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大功率 充电 电缆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地线芯(1)、动力线芯组(2)、信号线(3)、绕包带(4)和护套(5),所述动力线芯组(2)包括若干根正极动力线芯和若干根负极动力线芯,若干根正极动力线芯并联连接正极,若干根负极动力线芯并联连接负极,信号线(3)设有若干根并设置于动力线芯组(2)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芯(1)设有1根,位于动力线芯组(2)中央位置,地线芯(1)包括地线芯导体(1-1)和包覆于地线芯导体(1-1)外部的地线芯绝缘(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芯导体(1-1)采用若干根6类软铜导体左向绞合而成,所述地线芯绝缘(1-2)采用辐照乙丙橡胶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组(2)包括3根紧挨并顺序排列的正极动力线芯和3根紧挨并顺序排列的负极动力线芯,每根正极动力线芯和负极动力线芯分别包括动力线芯导体(2-1)和包覆于动力线芯导体(2-1)外部的动力线芯绝缘(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导体(2-1)采用若干根6类软铜导体左向绞合而成,所述动力线芯绝缘(2-2)采用辐照乙丙橡胶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每根信号线(3)均包括信号线芯导体(3-1)和由内至外依次包覆于信号线芯导体(3-1)外部的信号线芯绝缘(3-2)、铜丝编织层(3-3)和信号线芯护套(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芯绝缘(3-2)和信号线芯护套(3-4)分别采用高强度辐照交联聚烯烃,硬度50~65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带(4)采用润滑绕包纸,其搭盖率为10%~30%,所述护套(5)采用高柔性聚氨酯材料。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的电缆结构;
步骤二:制作地线芯导体(1-1)、动力线芯导体(2-1)和信号线芯导体(3-1);
步骤三:在地线芯导体(1-1)外挤出地线芯绝缘(1-2);在动力线芯导体(2-1)外挤出动力线芯绝缘(2-2);在信号线芯导体(3-1)外挤出信号线芯绝缘(3-2);
步骤四:地线芯绝缘(1-2)、动力线芯绝缘(2-2)和信号线芯绝缘(3-2)分别进行辐照交联;
步骤五:信号线芯绝缘(3-2)外制作铜丝编织层(3-3),铜丝编织层(3-3)外挤出信号线芯护套(3-4);
步骤六:信号线芯护套(3-4)进行辐照交联;
步骤七:对地线芯(1)、动力线芯组(2)和若干根信号线(3)进行总成缆,地线芯(1)放置于动力线芯组(2)的中心位置,若干根信号线(3)放置在动力线芯组(2)的间隙,成缆节距280~300mm,绞和方向为右向,成缆后绕包绕包带(4);
步骤八:绕包带(4)外挤出护套(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大功率充电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地线芯导体(1-1)和动力线芯导体(2-1)分别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若干根6类软铜导体以25~35mm节距进行绞合成一股,绞和方向为左向;随后按照中心1股、次外层6股、最外层12股排列绞合,绞合节距80~90mm,绞和方向为左向;随后紧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84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