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运维的云端渲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9272.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7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上;吴同;祝瑞;尹恺;钟宸;沈旭;唐欣桐;颜嘉旖;白林;于浩;钱琛川;丰红博;彭林剑;马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G06F16/9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邓大为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建筑 信息 模型 云端 渲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运维的云端渲染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制作建筑信息模型运维平台;第二步骤:将建筑信息模型运维平台放置在多个图形云服务主机;第三步骤:布置云端渲染中台的云端配置器;第四步骤:根据图形云服务主机的能力启动云端配置器的运行;第五步骤:配置云端渲染中台的开放域名以便调用;第六步骤:开发用户界面并部署至选定的图形云服务主机;第七步骤:将用户界面与推流画面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运维的云端渲染方法。
背景技术
网页即时通信WebRTC(Web Real Real-Time Communication)是一个支持网页浏览器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的API。
现有的WebRTC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常规WebRTC技术无法进行多服务端混合推送多客户端;
2.当前多数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运维平台,无法进行跨平台使用;
3.因建筑信息模型运维平台特殊性,一般引擎较为重量,对客户端性能要求过高;
4.轻量级引擎会使画面过于简单,而无法展示真实场景,无法达到客户要求;
5.使用重量级引擎的,导致UI交互界面开发及维护效率过低;
6.现有WebRTC技术由于着重视频传输,并未在信息交互做过多工作,导致BIM平台无法和Web端进行大量且稳定的通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运维的云端渲染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运维的云端渲染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制作建筑信息模型运维平台;
第二步骤:将建筑信息模型运维平台放置在多个图形云服务主机;
第三步骤:布置云端渲染中台的云端配置器;
第四步骤:根据图形云服务主机的能力启动云端配置器的运行;
第五步骤:配置云端渲染中台的开放域名以便调用;
第六步骤:开发用户界面并部署至选定的图形云服务主机;
第七步骤:将用户界面与推流画面融合。
优选地,云端渲染中台自动向Web客户端分发服务及接受图形云服务主机的推送。
优选地,云端配置器的每个实例对应一个建筑信息模型运维平台。
优选地,第六步骤包括:在Web客户端开发用户界面,并通过接入云端渲染中台将开发的用户界面部署至选定的图形云服务主机。
优选地,第七步骤包括:通过将用户界面和建筑信息模型运维平台进行联调,将用户界面与推流画面融合。
优选地,云端配置器中具有预定位置用于保存图形云服务主机和Web客户端的相关信息。
优选地,相关信息包括当前激活的所有图形云服务主机的数量、提供的建筑信息模型服务的数量、所有Web客户端信息以及所有接入服务的客户关联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服务端混合,并自动进行线路优化,使所有客户端都得到最佳体验,且因为Web为全平台通用,所以无需担心客户端设备兼容问题。
本发明利用云端渲染中台来进行混合优选推送,使客户无需担心在哪里使用或者在哪里部署高性能图形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知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9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