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方法及干式智能表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99971.X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子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千宝通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14 | 分类号: | G01F15/14;G01F15/07;G01F15/06;G01F15/00;G06M1/10;G06M1/2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传导 编码 计数 装置 方法 智能 表头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方法及干式智能表头,其中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一种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包括底壳、轮体和驱动件,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还包括光源输出件、光源接收件、光纤输出组件和光纤接收组件,光纤输出组件和光纤接收组件安装在底壳上,光纤输出组件、光纤接收组件分别设置于轮体两侧,光纤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光传递部、第一光接收部和第一光输出部,第一光输出部和第一光接收部均与第一光传递部连接,第一光接收部与光源输出件对应,光纤接收组件包括第二光传递部、第二光输出部和第二光接收部,第二光输出部与光源接收件对应,第一光输出部与第二光接收部对应。本申请具有提高光电检测的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量测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方法及干式智能表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表等流量测量装置上,常设置有多个用于显示流量数值的轮体,公告号为CN2100513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编码计数式干式智能表表头,包括底壳,底壳上即设置有用于显示流量数值的主动示数轮、数轮体、低位轮体和最高位轮体,其中通过走数凸起和进位凸起在各轮体上的设置,实现了主动轮体转动一圈带动从动轮体转动一指定角度的轮体转动流程,通过查看轮体转动后各轮体显示的数值可确定具体的流量情况,在经过计算后可得到对应时间区间内的流量数值。
用于显示流量数值的轮体上常开设有可供光线通过的开孔,操作者通过在轮体两侧分别设置光源发射件和光源接收件,当轮体转动至光源发射件对准开孔时,光源接收件即可接收到光源发射件射出的光线,与光源接收件连接的处理器即可接收到光源发射件输出的脉冲信号并进行内部记录和运算,处理器再将运算所得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形式传输至流量监测客户端,操作人员或使用者即可远程获知目前流量数值,实现远程抄表。公开号为CN206460602U的中国专利即公开了可用于上述远程抄表场景的一种无线远传阀控光电直读表模块,通过多个光电发射板和多个光电接收板的设置,实现了对计数子轮转动情况的光电检测,进而实现了远程抄表。
相关技术中,轮体转动一圈即可表示流量数值增加一指定数值,为了精确掌握当前的流量数值,常需在光源发射件上设置多个独立的光源发射部,同时需在光源接收件上设置数量与光源发射部相等且与各光源发射部对应的光源接收部,如上述公开号为CN206460602U的中国专利中即在上述光电发射电路板与光电接收电路板上分别安装有多组光电发射管和多组光电接收管。然而由于轮体体积本身较小,为精确获知轮体的转动情况,各光源发射部之间的间隔以及各光源接收部之间的间隔较小,则光源发射部射出光线后,与发出光线的光源发射部对应的光源接收部邻近的其他光源接收部亦存在感应到射出的光线的可能。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光电检测准确度不佳的情况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光电检测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方法及干式智能表头。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包括底壳、设置在底壳上且用于显示流量数值的轮体和用于在流量变化时驱动轮体转动驱动件,所述轮体上开设有供光线通过的开孔,光纤传导编码计数装置还包括光源输出件、光源接收件、光纤输出组件和光纤接收组件,所述光纤输出组件和光纤接收组件安装在底壳上,所述光纤输出组件、光纤接收组件分别设置于轮体两侧,所述光纤输出组件在轮体一侧处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所述光纤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光传递部、第一光接收部和第一光输出部,所述第一光输出部和第一光接收部均与第一光传递部连接,所述第一光接收部与光源输出件对应,所述光纤接收组件包括第二光传递部、第二光输出部和第二光接收部,所述第二光输出部与光源接收件对应,所述第一光输出部与第二光接收部及开孔对应,所述光源接收件电连接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光源输出件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千宝通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千宝通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99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节视角的人脸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质成分的勘探采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