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口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0001.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5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田(苏州)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88 | 分类号: | A61K8/88;A61K8/25;A61K8/26;A61K8/34;A61K8/37;A61K8/49;A61K8/67;A61K8/81;A61Q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叶丙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口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口红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功能口红包括增稠悬浮剂、肤感调节剂和润肤剂;所述增稠悬浮剂由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二硬脂基二甲基铵锂蒙脱石和碳酸丙烯酯组成;所述润肤剂由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组成;所述肤感调节剂由尼龙‑12、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和硅石组成。制备该多功能口红是通过搅拌灌注设备进行灌注冷却,能够减少成品中的气孔,使得制备出来的口红致密性好、强度高,抗折断能力强。本发明获得是一款集高持久性和滋润度、色泽佳、涂抹上色均匀、稳定性好、强度高、涂抹舒适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口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口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红是一类唇用美容化妆品,主要功能凸显或改变两唇的轮廓,增加两唇色彩和面部气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红技术从颜色和化妆效果的要求也提高到对其功能性的需求。比如:长时间持妆,需要有一款涂抹均匀、上色细腻的口红;在环境变化较大或高温/严寒天气情况下,需求不脱色、稳定性好的口红产品;当唇部受季节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易干燥、起皮时,要要对唇部滋润和保湿的功能以防止唇部干燥的口红。因此一款高质量的口红,除了具备化妆效果和使用效果外,还应该具有上色均匀、稳定性好、不易受环境影响等功能。中国专利CN109674687A公开了一种乳化口红及其制备方法,【0006】-【0009】添加了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作为乳化剂,滋润度高,不油腻,是一款具有保湿效果的口红。
另一方面,生产的过程中,口红的灌装过程都是通过压缩空气来将搅拌罐中的原料挤压到灌装机里的,在挤压过程中气体易进入到原料内,进而导致生产出来的口红成品中易存在空洞,口红的致密性差,抗折断能力弱,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口红被折断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口红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口红使用过程中上色不均匀、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易断裂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了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口红,包括增稠悬浮剂、肤感调节剂和润肤剂;所述增稠悬浮剂由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二硬脂基二甲基铵锂蒙脱石和碳酸丙烯酯组成;所述润肤剂由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辛基十二醇和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组成;所述肤感调节剂由尼龙-12、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和硅石组成。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增稠悬浮剂各组分的比例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二硬脂基二甲基铵锂蒙脱石:碳酸丙烯酯=70~75:20~25:1~5;所述润肤剂各组分比例为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辛基十二醇: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5~30:1~5:5~10:5~10:1~5;所述肤感调节剂各组分比例为尼龙-12: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硅石=4~7:1~3:5~10。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增稠悬浮剂各组分比例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二硬脂基二甲基铵锂蒙脱石:碳酸丙烯酯=70.4:24.6:5;所述润肤剂比例为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辛基十二醇: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9.8:3:7:9:4;所述肤感调节剂各组分比例为尼龙-12: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聚合物:硅石=7:2:9。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口红还包括聚乙烯蜡、地蜡、着色剂、云母、抗氧化剂、防腐剂和香兰素。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多功能口红包括聚乙烯蜡5-10%、地蜡5~10%、着色剂8~12%、云母0~1%、抗氧化剂0.1~0.5%、防腐剂0.1~0.5%、香兰素0.1~0.2%、润肤剂37~60%、肤感调节剂10~18%和增稠悬浮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田(苏州)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原田(苏州)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0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过规检测设备
- 下一篇:玻璃模具闷头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