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兜式一次性防护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0031.8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汤现春;刘会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灵春医用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04;A41D31/12;B32B5/02;B32B5/26;B32B27/00;B32B27/12;B32B9/02;B32B9/04;B32B9/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4200 安徽省宿州市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兜式 一次性 防护 口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兜式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内层,所述内层的一面依次贴合重叠设置芯层和面层,面层的左右两端向内层方向翻边折叠并压盖内层的端部,内层和面层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其同材质的条布包覆,并通过热压熔接,条布的上下同一侧端熔接挂绳两端,其中面层上端内设置金属条,并通过条布包覆,面层、内层和芯层的中部贯通设置孔,面层的外表面的孔熔接滤芯兜,且熔接芯层和内层,滤芯兜内设置滤芯,内层的孔下部边缘通过熔接兜盖;具有结构紧凑,思路新颖,结构独特创新,通过对口罩进行改进不仅具有对常规的细菌、粉尘、异味等防护,还具有新功能的预防流感和或鼻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兜式一次性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制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常规口罩无论是医用口罩,还是非医用口罩,都是以防护为目的而配戴,并不具有其他的功能,比如预防防治感冒或鼻炎等,本申请公开的仙兜式一次性防护口罩,不仅具有上述功用,还能作为常规的非医用口罩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内兜式一次性防护口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兜式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内层,所述内层的一面依次贴合重叠设置芯层和面层,面层的左右两端向内层方向翻边折叠并压盖内层的端部,内层和面层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其同材质的条布包覆,并通过热压熔接,条布的上下同一侧端熔接挂绳两端,其中面层上端内设置金属条,并通过条布包覆,面层、内层和芯层的中部贯通设置孔,面层的外表面的孔熔接滤芯兜,且熔接芯层和内层,滤芯兜内设置滤芯,内层的孔下部边缘通过熔接兜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滤芯为四层,其由内向外分别为吸湿层、功能层、隔离层和吸附层。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吸湿层为海绵材料制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功能层分为预防流感、防治鼻炎中的一种液浸棉纱层。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离层由活性炭粉、蛭石颗粒、氯化钠混合制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吸附层为活性炭层,其粒径0.2-0.5mm。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条为铁条,其直径为0.5-0.7mm。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面层为无纺布材料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芯层为无纺布材料。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层为无纺布材料。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口罩进行改进不仅具有对常规的细菌、粉尘、异味等的防护,利用滤芯中的活性炭层对空气中的粉尘、异味进行吸附和或隔离,避免通过无纺布的孔隙进入口鼻内,内置式滤芯具有功能性的预防流感和或鼻炎,利用功能层内不同的药液浸纱对不同病症进行预防,通过隔离层产生的热量加热功能层,同时结合口鼻呼出的气体水分湿润功能层中棉纱内的药物成分,使药物成分在受热的过程中析出作用于口鼻及呼吸道,另外隔离层的热量还能功能层和吸湿层的多余的水分进行热蒸挥发处理,保证滤芯的干爽,并且通过内层置入滤芯,避免了因意外脱落,保证配戴过程中的有效性,另外滤芯可拆出更换,防护效果更佳,适用于口罩紧张时期和或严厉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层的结构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层的结构二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灵春医用耗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灵春医用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0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