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智能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0219.2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龚旺;辛克均;吴启焱;汪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2 | 分类号: | H01H7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断路器,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中的电源极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L极部件和N极部件;智能断路器还包括PE电流保护极部件,所述PE电流保护极部件设置在电源极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与L极部件、N极部件之间;PE电流保护极部件包括装在壳体上的扳钮和装在壳体内的动、静触头以及连接在扳钮与动触头之间的锁脱扣部件;PE电流保护极部件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流互感器。本发明可以实现PE极电流保护;并且能够提高产品脱扣力以达到产品能承受35kA浪涌电流,实现浪涌波形冲击35kA产品不跳闸40kA不损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智能断路器是断路器中的一种,它是通过互感器采集每相的电流,通过微处理器与设定值比较,再发出指令使电子脱扣器动作带动机构跳闸。现有技术的智能断路器通常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中的电源极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L极部件和N极部件,且电源极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分布在壳体的一边,L极部件、N极部件分布在壳体的另一边,L极部件和N极部件均包括装在壳体上的扳钮、装在壳体内的动、静触头和连接在扳钮与动触头之间的锁脱扣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与L极部件、N极部件的锁脱扣部件相联动,以在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的操控制,实现L极部件和N极部件的分闸或者合闸。现有技术的这种智能断路器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1、缺少PE线电流保护,容易造成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隐患;当需要提供多种保护时需要安装多种保护器,造成占用设备空间大、维护成本高、安装难度大的弊端;比如,增加PE线电流保护时,通常是采用一根导线把相应设备相连当作PE极,然后再把应当采集PE极电流的采样互感器直接挂在该导线上,为此,增加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安装难度。
2、在遭受雷击及浪涌电流后(比如35kA浪涌电流下)极易发生跳闸或设备的损坏,并且会由于L极部件和N极部件中的脱扣部件的相互影响,造成扭力不平衡而扭转,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断路器,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可以实现PE极电流保护;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产品脱扣力以达到产品能承受35kA浪涌电流,实现浪涌波形冲击35kA产品不跳闸40kA不损坏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智能断路器,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中的电源极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L极部件和N极部件,且电源极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分布在壳体的一边,L极部件、N极部件分布在壳体的另一边,所述L极部件和N极部件均包括装在壳体上的扳钮、装在壳体内的动、静触头和连接在扳钮与动触头之间的锁脱扣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与L极部件、N极部件的锁脱扣部件相连动,以在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的操控下,实现L极部件、N极部件的动、静触头的分闸或者合闸;智能断路器还包括PE电流保护极部件,所述PE电流保护极部件设置在电源极部件、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与L极部件、N极部件之间;所述PE电流保护极部件包括装在壳体上的扳钮和装在壳体内的动、静触头以及连接在扳钮与动触头之间的锁脱扣部件;所述PE电流保护极部件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流互感器,动触头或静触头的接线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输出接至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从而实现PE电流保护。
所述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在壳体内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所述电源极部件在壳体内的安装位置更加靠近所述PE电流保护极部件在壳体内的安装位置;所述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与所述PE电流保护极部件的锁脱扣部件相连动,以在智能电操控制极部件的操控下,实现PE电流保护极部件的动、静触头的分闸或者合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0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