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0251.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袁松;冉龙洲;黎良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20;E02D15/04;E02D1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朱彬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扰动 修建 方法 | ||
1.一种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明洞(1)修建位置的边坡(2)坡面进行刷坡;
在明洞(1)修建位置进行外侧钢筋砼施工,以将外侧二衬混凝土(3)浇筑至内侧边坡(2),并预留接驳器;
在明洞(1)外侧二衬混凝土(3)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外侧二衬混泥土下方布设支架(4);
在外侧二衬混凝土(3)上进行管幕(5)施工,以将管幕(5)一端插入开挖影响线内侧的山体内,管幕(5)另一端搭设在外侧二衬混凝土(3)内侧上端;
在管幕(5)下方按照明洞(1)设计宽度进行隧道开挖施工,并进行内侧二衬浇筑,以使内侧二衬混凝土和外侧二衬混凝土(3)固接完成明洞(1)的修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边坡(2)进行刷坡前,根据地形对明洞(1)修建位置的外侧进行基础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幕(5)由若干母管(51)和公管(52)组成,所述母管(51)两侧均设有连接槽,所述公管(52)两侧均设有与连接槽适配的连接凸起,所述母管(51)和公管(52)交替连接以形成管幕(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管和供管的直径均为200~6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幕(5)插入开挖影响线内侧的山体内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幕(5)的钢管预留有注浆孔,以在管幕(5)搭设完成后通过注浆孔填充钢管内侧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幕(5)下方按照明洞(1)设计宽度进行隧道开挖施工时,沿着明洞(1)纵向开挖,且每次开挖的纵向步距小于或等于1m。
8.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幕(5)下方按照明洞(1)设计宽度进行隧道开挖施工后,对明洞(1)内侧的山体进行钢架支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护的同时在明洞(1)内侧的山体埋设若干导管(8),所述导管(8)与钢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扰动边坡的明洞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隧道开挖施工时,所述内侧二衬混凝土(6)与钢架支护的间隔小于或等于1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02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