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0499.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中;刘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松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73/00 | 分类号: | D06F73/00 |
代理公司: | 金华大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5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熨烫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属于熨烫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具有行走轮的熨烫机在熨烫工作时,会产生移动,造成熨烫机机身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和多个支撑座,支撑座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转动设置在底座的底部,外套筒套在内套筒的外部,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有驱动引导装置,熨烫机内设有一传动机构与各内套筒连接,用于驱动内套筒转动,内套筒转动时,能通过该驱动引导装置驱动外套筒沿内套筒轴向上下运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内套筒转动时,能通过驱动引导装置驱动外套筒上下运动,使熨烫机的底面既能以各外套筒进行稳定支撑,又能以各行走轮进行支撑,便于移动熨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熨烫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熨烫机是通过加水通电,使熨烫机上的蒸汽发生器持续发热,从而接触衣物,软化衣物的纤维组织的机器,使衣物平整、柔顺,省略了平时烫衣的繁琐步骤。
目前市面上的熨烫机通过都是通过一个底座放置在地面上的,在移动熨烫机时,需要多人搬动,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有些厂家在熨烫机的底座上增设了行走轮,通过行走轮移动熨烫机就非常方便,但是这种具有行走轮的熨烫机在熨烫工作时,会产生移动,造成熨烫机机身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熨烫机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能使底座下降稳定放置在地面上或底座上升并通过行走轮移动的熨烫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和多个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转动设置在底座的底部,外套筒套在内套筒的外部,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有驱动引导装置,熨烫机内设有一传动机构与各内套筒连接,用于驱动内套筒转动,所述内套筒转动时,能通过该驱动引导装置驱动外套筒沿内套筒轴向上下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的内套筒套设在行走轮外侧,行走轮的上端与内套筒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的支撑座有四个,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四个顶角处。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的底座内转动设有一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设有链轮,上述内套筒外壁上设有一圈齿形槽,链轮通过一闭合的珠链与内套筒上的齿形槽啮合传动,上述传动机构用于驱动该传动轴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四个支撑座分设在传动机构的两侧,上述传动轴上的链轮也有两个且同样分设在传动机构的两侧,每个链轮均通过一闭合的珠链与对应侧的两个内套筒上的齿形槽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的驱动引导装置包括引导板和引导柱,引导板固定设置在外套筒内壁上,且两端之间形成连续的高低落差,引导柱设置在内套筒的外壁上且随内套筒转动时能贴靠着引导板的上和/或下表面运动,外套筒与底座之间设有限位导向机构,以使外套筒只能沿内套筒轴向上下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的引导板分为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对应的引导柱也分为第一引导柱和第二引导柱,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沿外套筒周向均匀间隔交错设置在外套筒内壁上,第一引导柱抵靠在第一引导板的上表面,第二引导柱的外缘面抵靠在对应第二引导板的下表面。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引导柱包括固定轴以及活动套设在固定轴上的铜套。第一引导柱抵靠在第一引导板的上表面,沿第一引导板爬坡时,将底座托起,因而需要承受熨烫机的重力,通过在固定轴的外部套设铜套,增大了第一引导柱的强度以及减少第一引导柱与第一引导板之间的摩擦。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铜套的直径大于第二引导柱的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熨烫机的支撑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在内套筒的轴向上的投影部分无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松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松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0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