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味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1171.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弟;田启兵;梁堂;竭发权;邓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2 | 分类号: | D01F11/02;D01D1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丽红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味 粘胶 纤维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味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包括脱硫工序,所述脱硫工序采用硫化钠或者碱液进行,采用硫化钠对粘胶纤维进行脱硫后,再采用酸液对粘胶纤维进行酸洗脱硫。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在采用硫化钠或者碱液进行脱硫之后进一步采用酸液进行酸洗脱硫,能够大大的提高脱硫效果,明显降低纤维含有的硫味,安全性更高,增大产品的应用市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味粘胶纤维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是目前人们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纺织纤维,普通粘胶纤维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和广泛的使用范围。粘胶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人造纤维,棉、竹、木浆等天然纤维素材料,为粘胶纤维提供了广泛的原料基础。另外,粘胶纤维与天然棉纤维的某些性能极其相似,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可染性、抗静电,穿着舒适,具有其他化学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粘胶纤维的强力低,特别是湿强力,通常只有干强力的二分之一左右;由粘胶纤维制成的面料洗涤时不能强烈搓洗,服用寿命短;粘胶纤维的缩水率高,洗涤后织物的外观不理想;粘胶纤维的弹性差,穿着时易变形,产生折皱,影响织物的美观。专利号CN101024907A公开了一种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制得的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湿模量,但是现有工艺普遍存在着脱硫工艺处理后仍然含有较高含量的“S”,纤维的味道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工艺普遍存在着粘胶纤维脱硫工艺处理后仍然含有较高含量的“S”,纤维的味道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味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在采用硫化钠或者碱液进行脱硫之后进一步采用酸液进行酸洗脱硫,能够大大的提高脱硫效果,明显降低纤维含有的硫味。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味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包括脱硫工序,所述脱硫工序采用硫化钠或者碱液进行,采用硫化钠或者碱液对粘胶纤维进行脱硫后,再采用酸液对粘胶纤维进行酸洗脱硫。
所述酸液的浓度为3-5g/L。
酸洗脱硫之后,再采用碱液进行中和清洗,碱液的浓度为0.8-1.2g/L。
所述酸液采用浓度为1800g/L的浓硫酸调配而得。
酸洗溶液采用高位槽+孔眼流量计控制方式进行。
所述粘胶纤维的酸洗采用喷淋方式。
本发明的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在采用硫化钠或者碱液进行脱硫之后进一步采用酸液进行酸洗脱硫,能够大大的提高脱硫效果,明显降低纤维含有的硫味。现有工艺在使用硫化钠或者碱液脱硫后,能够去除纤维中的大部分硫含量,但是仍然会残余一部分硫,造成产品味道大,使得产品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发明通过硫化钠或碱液+酸液酸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大大的提高脱硫效果,在硫化钠或碱液脱硫工艺后,采用酸洗,能够将残余的少量硫洗脱出来,从酸洗站位检测H2S气体达100mg/m3以上,大大的减少了硫的残余量,提高脱硫效果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无味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在采用硫化钠或者碱液进行脱硫之后进一步采用酸液进行酸洗脱硫,能够大大的提高脱硫效果,明显降低纤维含有的硫味,安全性更高,增大产品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酸液配置洗脱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1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