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快高质量釉层形成的烘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1514.X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3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黄河;时述波;徐红暾;吕磊;毛新勇;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云铝淯鑫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8;F27B14/10;F27B14/14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335***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快 质量 形成 烘炉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快高质量釉层形成的烘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第一炉的烘炉准备:先在坩埚的底部加入8~10kg玻璃,再在坩埚内加满生铁;②第一炉的烘炉过程:通过第一炉烘炉可在坩埚的内表面形成一层釉层;③第二、三炉的烘炉准备:先在坩埚的底部加入4~5kg玻璃,再在坩埚内加满生铁;④第二、三炉烘炉的过程:烘炉至炉内温度由1200℃升至1300℃以上达到出铁水温度,升温时间控制在0.5h,降低功率,再出铁水;⑤后续炉次的熔炼:先在预留有15~20%铁水的坩埚内加满回炉铁,然后再按照预定的冶炼工艺进行后续炉次的冶炼。本发明提高了炉衬的使用寿命,延长筑炉周期,降低筑炉的次数,降低后续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频炉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快高质量釉层形成的烘炉工艺。
背景技术
中频熔炼是电解铝行业阳极组装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中频熔炼炉的筑炉周期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生产的有序进行,而中频熔炼炉炉衬内壁釉层形成的快慢、质量制约中频炉炉衬的使用寿命。中频熔炼炉炉衬内壁釉层是在坩埚本体外填入炉衬材料,捣实炉壁后,对坩埚进行烘烤烧结后在坩埚本体内壁上形成的一层烧结层。在现有的技术中,坩埚本体的烘炉工艺是:通电前,向往坩埚本体内加满生铁,然后先采用低功率加热干燥,待炉壁干燥后再逐渐调高功率进行烘烤,烧结,最终到铁水熔化,待铁水熔化出铁水后,就会在坩埚本体的内壁形成一层烧结层,采用上述方法形成烧结釉层在后续炉次的冶炼过程中,由于只采用一次烘炉工艺,使得形成的烧结层的强度低,厚度薄,在进行第二炉、第三炉和后续炉次的铁水冶炼后,坩埚本体的烧结釉层会随着炼炉次数的增加逐渐的脱落,烧结釉层脱落后,炉衬就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使得坩埚本体每次筑炉后只能熔炼铁水近90炉,这样的烘炉工艺既增加了筑炉次数,提高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生产率。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容易实施、工艺合理、既能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加快高质量釉层形成的烘炉工艺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实施、工艺合理、既能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加快高质量釉层形成的烘炉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快高质量釉层形成的烘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①第一炉的烘炉准备:先在坩埚的底部加入8~10kg玻璃,再在坩埚内加满生铁;
②第一炉的烘炉过程:先对中频炉感应线圈进行通电,将炉内温度由室温升至50℃,升温时间控制在10h,接着将炉内温度由50℃升至120℃,升温时间控制在5h,再接着将炉内温度由120℃升至300℃,升温时间控制在5h,再次将炉内温度由300℃升至1000℃,升温时间控制在6h,然后保持1000℃的加热温度保温5h后,将炉内温度由1000℃升至1100℃,升温时间控制在2h,接着将炉内温度由1100℃升至1150℃,升温时间控制在8h,在炉内温度由1100℃升至1150℃的8h之间,坩埚内的生铁开始逐渐融化,当坩埚内的铁水熔化达到坩埚体积的1/3时,向坩埚内加入5~8kg的硅铁,当坩埚内的铁水熔化达到坩埚体积的2/3时,再次向坩埚内加入4~6kg的玻璃,当坩埚内的铁水熔化达到坩埚体积的4/5时,再次向坩埚内加入5~8kg的硅,当铁水熔满坩埚后,保持1150℃的加热温度保温2h,再在坩埚内加入调节铁水成分含量的调节合金,最后将炉内温度由1150℃升至1200℃,升温时间控制在1h,再保持1200℃的加热温度保温0.5h后,接着将炉内温度由1200℃升至1300℃以上达到出铁水温度,升温时间控制在0.5h,降低功率,出铁水,出铁水时,坩埚铁水不用全部出光,坩埚内需要将铁水总量15~20%的铁水预留在坩埚内,参与下一炉次的烘炉,此时可在坩埚的内表面已形成一层釉层;
③第二、三炉的烘炉准备:先在坩埚底部剩余的铁水内加入4~5kg玻璃,再在坩埚内加满生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云铝淯鑫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曲靖云铝淯鑫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15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