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2561.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0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沈圳;宁建国;李壮;杨书浩;闫汝瑜;杜明浩;孙国庆;张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G01S7/497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孙倩文;段毅凡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巷道 位移 观测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测设备主体、传动系统和测量系统,所述观测设备主体通过固定装置将观测设备主体悬挂固定在巷道顶部的锚杆上;
所述观测设备主体呈长方体,其外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长方体凹槽,左右两个长方体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A和红外测距传感器B,所述观测设备主体的正下方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C,在传动系统的作用下,观测设备主体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红外测距传感器A和红外测距传感器B均能够相对于观测设备主体上下转动,红外测距传感器C能够相对于观测设备主体前后转动;
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A、红外测距传感器B、红外测距传感器C、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均位于观测设备主体内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A、红外测距传感器B和红外测距传感器C均与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均连接,红外测距传感器A、红外测距传感器B和红外测距传感器C测量的信息分别经数据传输模块传递至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经数据传输模块传递至数据存储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还包括采集系统,采集系统包括显示屏和采集仪,所述显示屏位于观测设备主体外部正前方,所述显示屏与数据传输模块连接,用于调出和显示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所述显示屏还与采集仪连接,用于接收采集仪发出的红外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红外输出端和红外接收端,红外输出端和红外接收端均位于显示屏下方,所述采集仪为便携手持式,所述采集仪的头部也设置有红外输出端和红外接收端,分别用于与显示屏的红外接收端和红外输出端进行红外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主轴电机、电机A、电机B和电机C,所述主轴电机位于观测设备主体内部上方,并通过一主转动轴连接观测设备主体,所述主轴电机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主轴电机经主转动轴带动观测设备主体在水平面内转动;
所述电机A和电机B分别位于观测设备主体内部左右两侧,并分别通过一转动轴连接红外测距传感器A和红外测距传感器B,电机A和电机B分别带动红外测距传感器A和红外测距传感器B相对于观测设备主体上下转动;
所述电机C位于观测设备主体内部下方,并通过一转动轴连接红外测距传感器C,电机C带动红外测距传感器C前后转动;
所述传动系统还包括大容量蓄电池,蓄电池为主轴电机、电机A、电机B和电机C提供动力,所述主轴电机、电机A、电机B和电机C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可根据需要分别控制主轴电机、电机A、电机B和电机C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进而控制观测设备主体的转动角度,以及红外测距传感器A、红外测距传感器B和红外测距传感器C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空心的圆柱体,其内壁带有螺纹,与巷道顶部的锚杆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巷道位移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设备主体外壳采用防爆设计;
优选的,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报警灯,报警灯与数据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报警灯位于观测设备主体正下方偏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25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