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2730.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0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彭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0/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河北知亦可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张梅申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高粱 不育 苏丹 远缘 杂交 花期 不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牧草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解决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方法,通过刈割高粱不育系的主茎诱发产生新的分枝穗,利用分枝穗开花,达到花期相遇;或者通过对苏丹草主茎进行全部刈割,诱导分蘖穗快速生长,利用分蘖穗开花,达到花期相遇的新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时花期不育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精准调整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牧草品种选育技术领域,涉及高丹草亲本杂交选育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解决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远缘杂交在育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远缘杂交,可以研究生物进化及亲缘关系,证明物种发展规律;利用远缘杂交,可以利用外源遗传物质丰富物种遗传基础,可以创造新物种,比如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高丹草)。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sudanense)就是高粱不育系(Sorghum bicolor(L.)Moench)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的远缘杂交种,高粱和苏丹草在分类上是属于同属内不同种还是同种内不同亚种,目前尚有争议,但它们的染色体数(2n)都是20;两者杂交不存在遗传障碍,杂交优势明显。
高丹草新品种选育利用的是杂种优势,借鉴的是普通高粱杂交种“三系”配套选育技术和方法,其核心是母本高粱不育系的转育、父本苏丹草的选育、以及杂交种的组合组配;可以看出,杂交组配是创制高丹草新品种的基础,而父、母本花期相遇则是高丹草杂交选育、组合配置的前提;然而实际中,往往由于母本高粱不育系和父本苏丹草的生育进程常不一样,导致这两个物种生育期差别较大,造成花期不遇,进而影响到高丹草新组合配置,也进一步限制了高丹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分析父本苏丹草、母本高粱不育系开花时间得出,母本高粱不育系柱头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5~7天,而父本苏丹草主穗开花一般5~7天后花粉散尽,但因父本苏丹草具有分蘖性,分蘖穗可延长散粉时间;因此,在父、母本同期播种条件下,若母本花期与父本相差7天以内的,母本基本可以和父本花期相遇,确保杂交授粉成功;但若母本比父本早开花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母本得不到花粉而不能结实,导致杂交组配不成功;同样,若父本比母本早开花7天以上,会造成父本主茎穗花期不能与母本高粱不育系能相育。
研究报道在杂交高粱花期相遇的调节技术中,可以通过叶片计算法、倒扒叶片法、观察幼穗法等进行花期预测,也可采用偏肥偏水、根外追肥、喷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进行花期调节,但这些方法费时费力、成本高,而且在实际中可操作性差;分期期播种措施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其前提是需要经过多年在同一地区对生育期进行观测记载,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提出在杂交高粱田间制种时可以通过对过早的亲本去除主穗来解决花期不遇问题;但上述报道均是针对杂交种生产时花期不遇的调节技术。而在高丹草新组合配置过程中,往往由于多数父、母本生育进程不一致,无法进行错期播种,或者即使进行了错期播种,也采取了上述提到的调节技术,但还不能100%保证花期相遇,主要是因为父母本也往往受不同生态区气候特点、土壤肥力以及干旱雨涝的影响,同期播种的条件下也可能导致生育进程不一致。因此,亟需找出一种精准解决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方法。
在传统的高粱属作物杂交种种子生产中,父母本常常会由于对不同生态区气候、土壤肥力以及干旱雨涝的响应不同,导致其生育过程中花期不遇,严重时产量绝收。靠传统的花期调节技术如:偏肥偏水、根外追肥、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冷冻花粉等,费时费力、成本高,可操作性差。而实际中针对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种质创新过程中的花期精准调节技术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能精准调整高粱不育系与苏丹草远缘杂交花期不遇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2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型电气控制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自润滑齿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