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介入式诊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03164.0 申请日: 2020-12-04
公开(公告)号: CN112546110B 公开(公告)日: 2021-12-17
发明(设计)人: 谈馨媛;张晓珊;蔡丹燕;林明;吴镇湖;曾金妹;许银姬;梁桂兴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754 分类号: A61K36/754;A61K9/72;A61P43/00;A61P1/08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孙凤侠
地址: 510115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减少 介入 诊疗 不良反应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介入式诊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将中药原料薄荷、广藿香、艾叶、公丁香、吴茱萸、苍术按照一定的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颗粒置于孔筛无纺布袋中,加热至40~45℃,在内窥镜诊疗后嗅吸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复苏过程中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并显著减小不良反应的程度,特别适合无痛内窥镜诊疗操作后麻醉复苏过程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减少介入式诊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式诊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具有可直观、明确对病灶进行诊断等优点,人们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介入式诊疗技术仍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特别是支气管、消化道内窥镜诊断时,内窥镜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的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反射性咳嗽、屏气、躁动及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同时,由于强烈的恐惧心理和镜下操作可引起应激性交感肾上腺系统活性增强,易出现心率加快甚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目前,为了达到无痛介入式诊疗,常采用喷雾法、雾化吸入法、含漱法、气管内滴注法、环甲膜穿刺法等进行局部麻醉,但单纯的表面或局部麻醉的镇静、镇痛效果欠佳,并不能减轻患者的焦虑、体动。近年来,静脉麻醉的无痛内窥镜诊疗作为一种安全、舒适、无痛苦的高效检查方法,逐步推广开来,主要是表面麻醉联合静脉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的复合方式,如丙泊酚加芬太尼(瑞芬太尼)组合,丙泊酚加右美托咪定组合,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组合,依托咪酯加芬太尼(瑞芬太尼)组合,咪达唑仑加芬太尼组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组合方案,还有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三联组合,也有一些特殊的镜下诊疗需要使用肌松药物,如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舒芬太尼)、琥珀酰胆碱方案。

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发现,无论是哪一类麻醉药物的组合,接受无痛内窥镜诊疗的患者,术中都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循环不稳定等不良反应;复苏过程及复苏后24小时易出现头昏头痛、喉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不适,发生率在10~19%之间,造成了“术中无痛,术后不适”的尴尬。张迎宪等研究发现,麻醉前服用陈皮、胡椒制剂可以显著减少丙泊酚的用量,维持十一的麻醉深度,有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张迎宪.陈皮、胡椒制剂在上消化道内窥镜诊疗中对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09,22(12):1089-1090.)。但是实际临床应用中由于麻醉前或复苏过程中,仍处于禁食禁水状态,药物干预的途径有限,现行办法中除心理疏导外,没有太多的可行方法。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显著减少介入式诊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无痛介入式诊疗后的复苏过程中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显著减少介入式诊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减少介入式诊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

薄荷5~15份、广藿香10~30份、艾叶5~15份、公丁香5~15份、吴茱萸1~8份、苍术5~1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选用辛香走窜的芳香类中药,具有辛香醒神,温中降逆,止呕止眩的作用,并且性辛味温,多走行脾、胃、肝经。所用药物多含有挥发酮或挥发醇,如薄荷叶中含有挥发油0.3~1%,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酮,药理上有兴奋中枢,兴奋呼吸以及利胆作用;广藿香的主要挥发油成分为广藿香醇及广藿香酮,具有镇痛、止吐的药理作用;艾叶挥发油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咳的药理作用;公丁香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具有抗溃疡、解痉止呕、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有镇痛、止呕、调节消化功能、保护脑血管等药理作用;苍术中的苍术醇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运动及胃排空,具有健运脾胄的作用。组分间相互协同作用,通过影响神经递质、调节P-糖蛋白和一氧化氮水平、抗炎、抗自由基损伤几个方面,以实现其“辛香走窜”、“醒脑开窍”、“引药上行”等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3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