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恢复系粳稻花粉量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3749.2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6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凤;张武汉;华泽田;隋国民;杨飞;东丽;曹黎明;蔡卓;唐占兵;柯用春;陈基安;崔凯;何广生;于洪兰;王彦荣;王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秉文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9 | 代理人: | 张文武;陈少丽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恢复 粳稻 花粉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恢复系粳稻花粉量的选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领域。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在所述子三代植株中,筛选出花药体积大、花粉量充足且含有恢复基因Rf1a的性状稳定的后代;在所述性状稳定的后代中,筛选出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将所述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与不育系粳稻进行组配,得到性状稳定的恢复系粳稻。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恢复系粳稻花粉量的选育方法,能够选育出花粉充足的粳稻恢复系,在花期、花时相遇的情况下,父本花粉量越大,母本授粉的机率越大,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就越高,更有利于促进杂交粳稻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提高恢复系粳稻花粉量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将大米作为主食,因此,水稻的产量关系到世界的粮食安全。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中国杂交籼稻的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杂交粳稻的发展还比较缓慢。
种子产量低是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重要瓶颈。增加单位面积内田间的花粉密度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核心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恢复系粳稻在选育过程中,对花粉量的性状重视不够,致使部分恢复系粳稻的花粉量不足,致使种子的产量难以提高,从而制约杂交粳稻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恢复系粳稻花粉量的选育方法,能够选育出花粉充足的粳稻恢复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恢复系粳稻花粉量的选育方法,所述选育方法包括:
将花药体积大、花粉量充足且含有恢复基因Rf1a的籼稻与粳稻杂交,得到子一代种子;
种植所述子一代种子,得到子一代植株;
将所述子一代植株的单株分别进行DNA扩增,得到含有恢复基因Rf1a的所述子一代植株;
将含有恢复基因Rf1a的所述子一代植株与所述粳稻回交,得到含有恢复基因Rf1a的子二代种子;
种植所述子二代种子,得到子二代植株;
在所述子二代植株中,筛选出花药体积大、花粉量充足且含有恢复基因Rf1a的所述子二代植株与所述粳稻进行回交,得到子三代种子;
种植所述子三代种子,得到子三代植株;
在所述子三代植株中,筛选出花药体积大、花粉量充足且含有恢复基因Rf1a的性状稳定的后代;
在所述性状稳定的后代中,筛选出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
将所述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与不育系粳稻进行组配,得到性状稳定的恢复系粳稻。
具体地,所述粳稻为不育系粳稻L6A。
具体地,将所述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与不育系粳稻进行组配,在所述组配中,将占总数量80%以上的所述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的结实率达到90%以上;占总数量60%以上的所述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的产量比所述籼稻或所述粳稻高5%以上;占总数量50%以上的所述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的米质达到国标1级。
具体地,所述控制花粉量的基因为GS3基因。
进一步地,筛选出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的方法为:利用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通过分子标记筛选出具有控制花粉量的基因的后代,所述正向引物如序列表中SEQ IDNO:1所示,反向引物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
具体地,所述花药体积大为花药体积大于或等于3mm3。
具体地,所述花粉量充足为花粉量大于或等于1600粒/花粉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3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