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4416.1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2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邱树立;王东升;刘洁;姚睿;杨新标;郑钰茗;刘雨欣;张明君;程亮;黄思琪;段永旭;王博;陈雪莹;张潇月;傅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9/00;G06F3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状 油油 蒸汽 潜力 评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关于包括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连通系数和渗透率级差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模型;获取目标区块的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连通系数和渗透率级差;基于目标区块的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连通系数、渗透率级差,利用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区块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基于目标区块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进行目标区块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该方法适用于超稠油蒸汽驱井组部署前对油层进行分类评价优选有利油层发育区域进行蒸汽驱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状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蒸汽驱是从注入井中连续注入蒸汽,把原油驱向周围生产井,并通过生产井将油采出的一种开发方式(如图2所示),是蒸汽吞吐后最主要的稠油热采接替方式。蒸汽驱的机理有热蒸汽降低原油粘度的作用、蒸汽的蒸馏作用、热膨胀作用、重力分流作用、溶解汽驱作用等。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适合于蒸汽驱的稠油油藏,其蒸汽驱可达到的驱油效果主要取决于油藏本身的条件,主要包括原油粘度、汽驱井段油层总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藏埋深、油藏压力及储层非均质性等。曙一区超稠油目前以蒸汽吞吐开发为主,主力区块蒸汽吞吐采出程度较低,剩余储量大,具有较大转换开发方式的潜力。通过前期初步筛选,适合进行蒸汽驱的曙一区超稠油储量非常大,是今后稳产接替的重要方向。鉴于超稠油蒸汽驱先导试验初获成功,展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曙一区可以整体扩大部署。受油藏地质条件的影响,急需开展蒸汽驱油层分类评价,指导曙一区超稠油汽驱整体规划部署。但目前尚无系统的、准确的超稠油汽驱油层分类评价手段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稠油蒸汽驱井组部署前对油层进行分类评价优选有利油层发育区域进行蒸汽驱开发的层状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的考虑因素单一、评价方法简单、误差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构建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关于包括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即净总比,即油层厚度除以地层厚度)、连通系数和渗透率级差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模型;
获取目标区块的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连通系数和渗透率级差;
基于目标区块的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连通系数、渗透率级差,利用所述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区块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
基于目标区块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进行目标区块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
在上述层状超稠油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方法中,所述构建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关于包括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即油层厚度除以地层厚度)、连通系数(为厚度连通系数)和渗透率级差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模型包括:
构建油藏蒸汽驱原油物性评价参数关于原油粘度的原油物性模型;
构建油藏蒸汽驱物质基础评价参数关于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和油地比的物质基础模型;
构建油藏蒸汽驱储层性质评价参数关于渗透率级差的储层性质模型;
基于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与油藏蒸汽驱原油物性评价参数、油藏蒸汽驱物质基础评价参数和油藏蒸汽驱储层性质评价参数的关系,结合原油物性模型、物质基础模型和储层性质模型,建立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关于包括原油粘度、总油层厚度、油层单层厚度、油地比(即油层厚度除以地层厚度)、连通系数(为厚度连通系数)和渗透率级差的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模型;
其中,油藏蒸汽驱潜力评价系数=油藏蒸汽驱储层性质评价参数×油藏蒸汽驱物质基础评价参数÷油藏蒸汽驱原油物性评价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辅助锂-硫电池组
- 下一篇:暂堵转向材料用量的确定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