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4586.X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崔平;孙文杰;刘安林;赵耀;王正斌;尚俊超;何建平;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江苏百灵衡器制造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B65G15/32;G01G19/5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2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计量 物料 连续 输送 系统 | ||
1.一种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衔接于卸料输送皮带出料端下方的双向输送皮带(10),双向输送皮带(10)两端的下方分别衔接有计量输送单元A、计量输送单元B;计量输送单元A、B均包括桁架(20),桁架(20)与机架之间设置称重计量传感器(40),桁架(20)上设置有输送带(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带(21)的出料端下方衔接有转运皮带(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桁架(20)两端设置有称重计量传感器(4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桁架(20)两端设置有称重计量传感器(40)且一端对称设置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带(21)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状布置且高端为出料端,称重计量传感器(40)布置在桁架(20)的底部等高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带(21)的出料端与下方的转运皮带(60)的接料位之间设置有缓冲料仓(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计量输送单元A、B均包括位于上部的料仓(30),料仓(30)的下端出料口与输送带(21)接料部位衔接,料仓(30)的下端出料口处设置放料阀门(3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计量输送单元A、B均包括位于上部的料仓(30),料仓(30)的下端出料口与输送带(21)低端接料部位衔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料仓(30)的下端出料口彼此两两相对布置的四块围板的板边围成的区域构成,其中一对是相对布置的下板边为直边(311)的第一板(31),另一对是相对布置的下板边为圆弧形边(321)的第二板(32),圆弧形边(32)的曲率轴芯位于圆弧形边上方,放料阀门(33)包括板面为圆弧面的阀板(331)和阀板(331)的弧形边连接的向上延伸的侧臂板(332),阀板(331)与圆弧形边(32)的曲率轴芯重合,侧臂板(332)的上端于曲率轴芯处与料仓(30)铰接,阀板(331)绕铰接轴芯摆动时阀板(331)的上板面沿圆弧形边(32)边沿移动关闭或敞开出料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对布置的第二板(32)的内侧板边处布置有隔板(322),隔板(322)将出料口分割成两个出料口(34),以隔板(322)为界的两侧对称布置两段圆弧形边(321),所述的隔板(322)为界的两侧对应布置有放料阀门(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322)包括截面为角尖朝上的角形板,两放料阀门(33)处于关闭位时阀板(331)两相邻边位于隔板(322)的向下的开口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5),电机(35)与侧臂板(332)之间有传动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态计量物料的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35)的转轴与曲率轴芯平行布置且其上连接转盘(36),连杆(37)的一端铰接连接在侧臂板(332)之外侧下边角处,连杆(37)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转盘(36)临近盘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江苏百灵衡器制造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江苏百灵衡器制造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5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