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枢组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4592.5 | 申请日: | 202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枢 组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枢组装装置,属于电机装配工艺装备;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配精度好的电机装配工装。它包括定位部和压合部;所述定位部由带有第一通孔(8)的底座(6)、以第一通孔(8)中心并固定在底座(6)上的定位圈(5)构成,所述压合部由呈倒凹字形结构的压盖(4)、位于该压盖上方的压套(2)构成;压盖(4)的底面有与定位圈(5)外圆柱面间隙配合的凹形压腔(10),该凹形压腔中的中央位置有第二通孔(11)。采用本发明对电枢进行装配不仅可降低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而且还具有装配精度好、不损伤工件等优点;是一种电枢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枢压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电枢组装装置;属于电机装配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电枢是电机的核心部件,通常由电机轴、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该电机轴上的转子铁芯组件构成。目前,电枢组装通常采用手工敲打的操作方式完成。不仅劳动强的大、效率低、容易损伤转子铁芯组件或电机轴,而且装配精度难以保持一致,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配精度好的电枢组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定位部和压合部;所述定位部由带有第一通孔的底座、以第一通孔中心并固定在底座上的定位圈构成,所述压合部由呈倒凹字形结构的压盖、位于该压盖上方的压套构成;压盖的底面有与定位圈外圆柱面间隙配合的凹形压腔,该凹形压腔中的中央位置有第二通孔。
底座的表面有以第一通孔为中心的凹腔,定位圈固定镶嵌于该凹腔中。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定位圈的内圆柱面对已经叠装好的转子铁芯组件进行定位,既可保证电机轴与转子铁芯组件同轴、又能对已经叠装好的矽钢片进行保护,避免矽钢片散乱。
2)采用定位圈对转子铁芯组件进行定位,还可避免电机轴压合过程中转子铁芯组件发生歪斜倒伏的现象。
3)采用呈倒凹字形结构的压盖不仅能够对电机轴的压合进行引导,而且还可对转子铁芯组件实时保护,避免压合过程中发生电机轴倒伏而损坏转子铁芯组件的矽钢片。
总之,采用本发明对电枢进行装配不仅可降低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还具有装配精度好、不损伤工件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液压机1、压套2、电机轴3、压盖4、定位圈5、底座6、液压机工作台7、第一通孔8、转子铁芯组件9、凹形压腔10、第二通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定位部和压合部。其中,所述定位部由带有第一通孔8的底座6、以第一通孔8中心并固定在底座6表面的定位圈5构成;所述压合部由呈倒凹字形结构的压盖4、位于该压盖上方的压套2构成。压盖4的底面有与定位圈5外圆柱面间隙配合的凹形压腔10,该凹形压腔中的中央位置有第二通孔11。
为了便于制作,底座6的表面有以第一通孔8为中心的凹腔,定位圈5固定镶嵌于该凹腔中。
使用时,将底座6固定在液压机工作台7上,将转子铁芯组件9放置于定位圈5中,利用压盖4将转子铁芯组件9压入定位圈5中,直至凹形压腔10的腔顶与定位圈5的顶端接触(定位圈5的深度大于转子铁芯组件9的厚度);然后将电机轴3通过第二通孔11插入转子铁芯组件9的内孔,将压套2套在电机轴3的上端,利用液压机1并通过压套2将电机轴3竖直压入转子铁芯组件9的内孔。压装完毕后,使液压机1上升,将压套2从电机轴3上取下,从定位圈5上取下压盖4,将压配成形的电枢从定位圈5中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4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