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安全带固定挂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5436.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芦斌;林龙;袁明阳;李晓;涂淼;程培;赵越;周建武;聂建元;宋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安全带 固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安全带固定挂环,包括固定夹头、螺纹孔、紧固螺栓、挂环螺栓、挤压板、复位滑板、弹簧、螺栓、轴承,所述固定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夹头顶端开有三组等距且对称分布的螺纹孔,所述中部螺纹孔内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左右两端安装有挂环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底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位于紧固夹头内侧且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复位滑板安装在紧固夹头“U”型口处且底部右侧安装有弹簧。本发明的固定挂环能够根据使用环境和夹件的厚度自由调节且通过合理化的设计令受力更加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挂环,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安全带固定挂环。
背景技术
电力生产实际中,各类设备,比如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等的生产工作都避免不了登高作业的情况,目前所使用的挂环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不同厚度的夹件无法调节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固定挂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安全带固定挂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安全带固定挂环,包括固定夹头、螺纹孔、紧固螺栓、挂环螺栓、挤压板、复位滑板、弹簧、螺栓、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头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夹头顶端开有三组等距且对称分布的螺纹孔,所述中部螺纹孔内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左右两端安装有挂环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底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位于紧固夹头内侧且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复位滑板安装在紧固夹头“U”型口处且底部右侧安装有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紧固螺栓分为螺栓和轴承,所述螺栓底部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嵌套在连接孔内侧,所述三个连接孔固定在连接板顶端中部且等距对称式分布,所述连接板底端粘接有橡胶垫。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紧固夹头内侧底部开口处开有对称式滑道凸板,所述滑道凸板内嵌在复位滑板两侧的滑槽内部,所述复位滑板底部右侧中部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安装有弹簧且顶端与紧固夹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能够通过螺栓带动挤压板调节固定夹头内侧的间距且通过橡胶垫来增加摩擦力,同时也能够通过两侧的挂环螺栓对挤压板增加挤压力提高固定夹头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通过复位滑板形成闭合空间以及双侧挂环令受力更加均匀提高设备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挤压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复位滑板连接结构图。
图中:1、固定夹头,1-1、滑道凸板,2、螺纹孔,3、紧固螺栓,4、挂环螺栓,5、挤压板,6、复位滑板,6-1、滑槽,6-2、限位槽,7、弹簧,8、螺栓,9、轴承,10、连接板,11、嵌入孔,12、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安全带固定挂环,包括固定夹头1、螺纹孔2、紧固螺栓3、挂环螺栓4、挤压板5、复位滑板6、弹簧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头1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夹头1顶端开有三组等距且对称分布的螺纹孔2,所述中部螺纹孔2内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所述紧固螺栓3左右两端安装有挂环螺栓4,所述紧固螺栓4底部连接有挤压板5,所述挤压板5位于紧固夹头1内侧且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复位滑板6安装在紧固夹头1“U”型口处且底部右侧安装有弹簧7。
所述紧固螺栓3分为螺栓8和轴承9,所述螺栓8底部套接有轴承9且轴承9嵌套在连接孔10内侧,所述三个连接孔10固定在连接板11顶端中部且等距对称式分布,所述连接板11底端粘接有橡胶垫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5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用钛酸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极耳电池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