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缺陷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6909.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7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蒴;高隆林;王龙振;孟庆凯;曲鸣;刘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6/951;G06F16/9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新雷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陷 数据 可视化 处理 方法 系统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缺陷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访问待测试的目标Web应用程序;获取所述目标Web应用程序的运行数据;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化,得到标准运行数据;按照预设的提取规则,从所述标准运行数据中提取关键参数;将提取出的原始数据存储到基础数据库中;利用预先配置的过滤规则,对所述基础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过滤,得到所需数据并存储到统计结果存储数据库中;利用预先配置的展示方式显示所述统计结果存储数据库中的所需数据;本申请统一对数据进行格式化统一数据标准,并以多种形式展现所需数据,便于用户对数据筛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缺陷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Web应用程序的项目管理中进行缺陷修改任务跟踪及人员安排过程中,存在进度跟踪不到位,任务完成结果缺乏有效统计,无法与日常管理进行合理匹配,不适合敏捷开发的工作流程。现有的工具与项目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也不适合根据实际灵活变更的需求。
现有方案大多为缺陷管理工具自带的定制化开发组件,受限于软件本身功能无法完全定制使用,无法与实际的各种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另外相似方案中公开了一种从JIRA提取bug信息生成多维分析报表的方法,其实现基于python第三方jira库进行数据获取,适用范围狭窄不能兼容项目组使用其他缺陷管理工具的情况,并且接口开放性差,不便与二次开发和与现有任务管理系统集成使用。
为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过滤并展示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缺陷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过滤并展示。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缺陷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包括:
访问待测试的目标Web应用程序;
获取所述目标Web应用程序的运行数据;
对所述运行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化,得到标准运行数据;
按照预设的提取规则,从所述标准运行数据中提取关键参数,作为原始数据;
将提取出的所述原始数据存储到基础数据库中;
利用预先配置的过滤规则,对所述基础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过滤,得到所需数据并存储到统计结果存储数据库中;
利用预先配置的展示方式显示所述统计结果存储数据库中的所需数据。
可选的,所述访问待测试的目标Web应用程序的过程,包括:
利用Selenium模拟访问待测试的所述目标Web应用程序。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Web应用程序的运行数据的过程,包括:
调用restful接口获取所述目标Web应用程序的底层运行数据;
对所述目标Web应用程序的html页面解析抓取前端数据。
可选的,所述利用预先配置的展示方式显示所述统计结果存储数据库中的所需数据的过程,包括:
利用预先配置的展示方式以图表和表格的方式显示所述统计结果存储数据库中的所需数据。
可选的,所述得到所需数据并存储到统计结果存储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通过第三方程序接口接收数据获取请求;
根据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将所述所需数据发送至第三方系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缺陷数据可视化处理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6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内计算加速器及其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