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丝结构及热场温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7337.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群;郭永胜;林佳继;张武;庞爱锁;朱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02 | 分类号: | F27D11/02;F27D19/00;H05B1/02;H05B3/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温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丝结构及热场温控方法,包括炉丝,所述炉丝由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和炉尾辅热区炉丝构成,所述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以及炉尾辅热区炉丝在轴向分别由若干温区炉丝构成,至少一组温区炉丝在圆周方向由至少两组分区构成,各分区分别与电路连接,电路控制各分区所在区域的温度,本发明对炉丝的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和炉尾辅热区炉丝的温区进行温度控制,保证了炉丝整体温度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控温能力,本发明将至少一组温区至少分成两组分区,每一分区设定相应的功率,通过热电偶控制功率,使硅片组处于优化的温度场,从而实现了硅片组温度的均匀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领域,涉及一种绕丝结构及热场温控方法。
背景技术
电阻炉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核心设备,硅片在炉内进行各种工艺处理时,要求硅片温度尽量均匀,电阻炉是硅片反应的热量来源,故电阻炉内电炉丝的绕制与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阻炉在制作设计过程中,为了内部热场均匀,现有技术最常用的方法是对炉丝绕制、布局、节距等方面,尽量做到均匀,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放在炉内的产品布局不对称,产品与炉丝间的距离差异,各地方的负载本身布置不均匀,炉丝加热后,产品不同部位温度会有差异。
在对产品性能的不断追求中,产品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对硅片性能的影响日趋展现出来,常规绕丝结构的热场很难处理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绕丝结构及热场温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绕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丝和控制炉丝的电路,所述炉丝由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和炉尾辅热区炉丝构成,所述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以及炉尾辅热区炉丝在轴向分别由多组温区炉丝构成,至少一组温区炉丝在圆周方向由至少两组分区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炉尾辅热区炉丝的温区炉丝在圆周方向的分区分别设置为四组,包括上端部、右端部、下端部以及左端部,所述上端部、右端部、下端部以及左端部分别由一路电路控制,所述上端部、右端部、下端部以及左端部控制硅片组所在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位于硅片组上方,所述右端部位于硅片组右方,所述下端部位于硅片组下方,所述左端部位于硅片组左方,上端部控制硅片组上部硅片所在区域的温度,所述下端部控制硅片组下部硅片所在区域的温度,所述右端部以及左端部控制硅片组中部硅片所在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炉尾辅热区炉丝的温区炉丝在圆周方向的分区分别设置为三组,包括一路、二路以及三路,所述一路、二路以及三路分别由一路电路控制,所述一路、二路以及三路控制硅片组所在区域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炉口辅热区炉丝、恒温区炉丝、炉尾辅热区炉丝的温区炉丝在圆周方向的分区设置为两组,包括上一路以及下一路,所述上一路以及下一路分别由一路电路控制,所述上一路以及下一路控制硅片组所在区域的温度。
一种热场温控方法,该方法通过电路控制分别对所述的热炉绕丝结构中炉丝的温区炉丝进行温度控制,控制电阻炉整体的温度,分别对各温区炉丝的各分区进行温度控制,控制区域温度。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热场中硅片组所在区域达到的目标温度;
(2)电路控制采用热电偶主控和跟随控制的方式,将控制各分区的电路一部分作为主路,每路主路由热电偶反馈控制,另一部分作为依据主路做跟随控制的从路;
(3)确认主路所在区域的温度值与从路所在区域的温度值的差值,并根据差值得出各区域中温度的分布规律;
(4)根据差值确认主从路功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5)确认主路的电路功率以及从路电路功率的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7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