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指尖脉诊仪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8136.8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强;李梢;伍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1455;A61B5/02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魏小霞;林祥翔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指尖 脉诊仪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诊断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指尖脉诊仪和系统。所述一种集成式指尖脉诊仪,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和压力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光电传感模块和压力传感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压力控制模块;所述光电传感模块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上方;所述压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使用不同压力采集数据。本设备同时集成了光电传感模块和压力传感模块,可同时采集压力脉搏波与容积脉搏波,提供了高精度的压力脉搏波与容积脉搏波的研究数据,且在指尖进行采集,与腕部区域采集对比简化了结构设计,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诊断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指尖脉诊仪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普遍性,家用医疗仪器也越来越普及,特别是电子血压计、血氧仪、脉诊仪已被广大家庭所接纳。
现有的电子血压计主要是袖带气囊电子血压计和腕带气囊电子血压计。它们是利用气泵对袖带气囊或腕带气囊进行加压,然后通过压力传感器或波动传感器识别压力和搏动信号,最后通过计算获取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数。其优点是操作简便,读数直观,只需按一下按钮就会自动进行测量。
现有的血氧仪主要是指夹式结构,测量时指夹夹住手指指尖部位,利用双发光二极管(660nm、910nm)对含氧和不含氧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率进行采集,然后分析出两种血红蛋白的比例,进而得出血氧饱和度。
脉诊仪主要依据中医脉诊原理,采用腕带或特殊机械结构,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桡动脉寸关尺三部的压力脉搏波数据,进而分析中医脉象。
以上仪器存在以下缺点:
血压计:只能计算血压值和心率,结构和体积都较大,大部分在手臂或手腕处采集,操作不便,使用气囊,在气囊加压时收缩时对使用者产生心理压力,影响结果。
血氧仪:只能计算血氧和心率,优化后也只能采集容积脉搏波。
脉诊仪:只能采集压力脉搏波,结构设计复杂,寸关尺三脉对位困难,无法精确定量测量。
专利CN107802248A提出了一种基于压阻式传感器阵列的脉诊仪,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控制一个贴在腕带上的8X16阵列的变阻式压力传感器进行脉搏压力采集,再通过显示屏显示脉搏数据。其具有以下缺点1:硬件上采用阵列传感器,便于采集到脉搏信息而不用手动定位,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导致后端需要模拟开关进行切换,增加了电路复杂性、也会增加结构大小,且容易引入噪声;缺点2:整个设备集成到一个结构内,通过腕带固定到手腕上,在采集脉搏信号的时候直接压在脉搏信号上,这样寸关尺的压力相同,无法实现脉象的总按、单按;缺点3:整个设备无法实现脉象浮中沉三取信息的采集。
专利CN109805897A提出了一种手动寻找脉位并采集脉搏信号的脉诊笔,其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采集笔端的压力采集模块数据,经信号处理IC转换处理并分析处理后在LED上提示浮中沉三取得压力信息。其具有以下缺点:缺点1:硬件上采集模块前端采用分压电阻加100nf电容接地得方式,有利于脉搏传感器直流信号的采集,但不利于交流信号的采集;缺点2:信息提示上主要提示的是浮中沉三取的信息,并无其他脉象信息,此专利充其量只能算脉搏压力采集模块;缺点2:脉诊笔在采集信号时,是手动按压到桡动脉上,因为操作人员无法保证手腕的完全静止,再叠加上被采集人员的手部微动作,最后会干扰脉搏的交流信号,导致数据有偏差。
CN108577819 A利用不同强度的压力实现对指端血管不同程度的压迫,微处理器基于不同压力强度下的光电脉搏波信号,利用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方法计算得到血压值,并通过显示器实时显示血压值。但此方式使用手指控制按压力度,无法精确采集脉搏波信号。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集成式指尖脉诊仪,用以解决现有血压计、血氧仪等采集数据单一,脉诊仪结构设计复杂等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8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