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及拼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8617.9 | 申请日: | 202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刚;陈朋;何秀满;宋文杰;刘博;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混凝土结构 间距 夹缝 模板 组件 拼装 方法 | ||
一种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及拼装方法。组件包括拉筋、单位模板、底部面板和底部拉筋;单位模板包括两块面板、两层扁木层和挤塑板;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及拼装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利用子母接口进行单位模板的拼装,无需施工人员进入夹缝即可完成拼装过程;单位模板采用面板、扁木层和挤塑板,均为易于拆除的材料;同时由于相邻结构间的夹缝间距本身较小,为防止结构间距继续减少而发生碰撞,在结构一侧施工时需要保证另一侧不发生偏移,因此可利用拉筋以及底部面板包裹的方法来保证单位模板的稳定性。另外挤塑板也能加强单位模板的稳定性,可减少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的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及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模板的安装,对于大跨度或大尺寸等结构进行浇筑时,考虑其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因此需要设置施工缝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另外,当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大(>1m),同时相邻结构间的夹缝较小时(<20cm),施工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夹缝进行模板的拼装和拆除。此外,考虑到水化热温度应力,大尺寸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分次浇筑方式成型,因此为防止在结构一侧浇筑时结构另一侧的模板发生偏移而导致相邻结构发生碰撞,模板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但目前尚缺少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及拼装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包括拉筋、单位模板、底部面板和底部拉筋;其中,单位模板垂直设置在两相邻结构间的夹缝中,包括两块面板、两层扁木层和挤塑板;挤塑板位于中间部位,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层扁木层;每层扁木层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块面板,并且两块面板的一端突出在扁木层和挤塑板的一端外侧,另一端位于扁木层和挤塑板的另一端内侧,由此形成用于相邻两块单位模板之间拼接的子母接口;拉筋沿单位模板的厚度贯穿设置在单位模板的中部;底部面板水平设置在单位模板的下端,并且利用底部拉筋连接在单位模板的下端部。
所述的拉筋的外部设有套管。
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的拼装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提前利用脚手钢管按照拉筋的设置位置在单位模板上形成拉筋孔,并在单位模板安装前抽出脚手钢管;
2)在夹缝两侧的主梁钢筋绑扎就位后,将单位模板从侧面插入到两相邻结构间的夹缝中,并将两块相邻单位模板的侧面间利用子母接口拼接在一起;
3)将拉筋的外部利用套管套住而进行保护,然后穿入单位模板上的拉筋孔内而将单位模板固定;
4)将底部面板水平设置在单位模板的下端,并且利用底部拉筋连接在单位模板的下端部。
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及拼装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利用子母接口进行单位模板的拼装,无需施工人员进入夹缝即可完成拼装过程;单位模板采用面板、扁木层和挤塑板,均为易于拆除的材料;同时由于相邻结构间的夹缝间距本身较小,为防止结构间距继续减少而发生碰撞,在结构一侧施工时需要保证另一侧不发生偏移,因此可利用拉筋以及底部面板包裹的方法来保证单位模板的稳定性。另外挤塑板也能加强单位模板的稳定性,可减少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寸混凝土结构超小间距夹缝模板组件中底部模块与单位模板结合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8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秸秆为碳源的硫酸盐还原菌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挂置式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