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温度控制装置、方法及燃气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9004.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邓泽群;全永兵;吴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5/421;F24H15/305;F24H9/18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气热水器 温度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温度控制装置、方法及燃气热水器。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燃气热水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在加热设备的加热功率位于预设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根据出水温度和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确定控制量,以对燃气热水器的进水流量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旨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燃气热水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的基础上,当加热设备加热功率位于预设区间之外的情况下,通过对进水流量进行调节,以解决燃气热水器在市水的供压不足的情况下,导致最终出水温度忽冷忽热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卫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温度控制装置、方法及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沐浴体验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即热燃气热水器由于其体积小、价格低、加热速度快、随开随用等优点,成为很多家庭的理想选择;但其出水温度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上下波动;如:进水流量的波动、进水温度的变化及外界倒灌风等。为了解决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干扰,需要根据外部条件,适当调节燃烧功率从而达到最佳的洗浴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装置、方法及燃气热水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燃气热水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在加热设备的加热功率位于预设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根据出水温度和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确定控制量,以对燃气热水器的进水流量进行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加热设备的加热功率位于预设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根据出水温度和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确定控制量,以对燃气热水器的进水流量进行调节,包括:确定目标流量;根据进入流量比例阀的原水流量、目标流量确定流量调节量;通过流量调节量控制流量比例阀调节进水流量;在目标流量大于原水流量的情况下,通过外接水泵增大进水流量至目标流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流量调节量控制流量比例阀调节进水流量,包括:在燃气比例阀达到预设的比例上限的情况下,根据偏差通过反馈控制算法减少进水流量;在燃气比例阀达到预设的比例下限的情况下,根据偏差通过反馈控制算法增加进水流量;其中,反馈控制算法为比例积分微分反馈控制或者自抗扰反馈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外接水泵增大进水流量至目标流量,包括:根据目标流量、原水流量及流量比例阀的比例阀开度,确定所需增加流量;根据所需增加流量确定水泵的水泵流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水泵流量达到预设的流量上限的情况下,根据当前出水温度和目标出水温度的偏差,根据偏差确定混水量;控制混水阀在加热设备的出水处混合混水量的冷水,以使出水温度达到目标出水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设备包括燃气比例阀,通过第一控制量控制燃气比例阀的比例阀开度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燃气热水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包括:根据进水流量、进水温度及目标出水温度,确定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的第一控制量;根据出水温度和目标出水温度的差值,并根据差值通过比例积分微分反馈控制或者自抗扰反馈控制对第一控制量进行调节;通过第一控制量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燃气热水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包括:根据进水流量、进水温度及目标出水温度,确定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的第一控制量;通过第一控制量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燃气热水器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包括:根据出水温度及目标出水温度的差值,根据差值通过比例积分微分反馈控制调节第一控制量;通过第一控制量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