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CI-E装置实现隔离缺陷硬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9485.1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7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效宁;董超;许超明;彭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10 | 分类号: | G06F13/10;G06F13/38;G06F13/42;G06F21/60;G06F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ci 装置 实现 隔离 缺陷 硬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CI‑E装置实现隔离缺陷硬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将所述缺陷硬盘连接至PCI‑E装置,并将所述PCI‑E装置连接至电脑主板的PCI‑E通道,其中,所述PCI‑E装置具有转接SATA接口的功能且包括PCI‑E转SATA的转接芯片、PCI‑E接口、SATA接口;S200:上位机加密原指令并将加密后的伪指令及数据发送至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S300: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接收并解密上位机发送的伪指令,并将解密后的指令发送至指定端口的所述缺陷硬盘;S400: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等待所述缺陷硬盘响应,并将结果返回至上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恢复领域,涉及一种隔离缺陷硬盘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CI-E装置实现隔离缺陷硬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恢复领域,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扩大,以及硬盘的用户群不断增加,导致硬盘损坏的情况越来越多,当电脑端和硬盘直接连接时,电脑端会直接使用读取ATA指令访问硬盘,如果有缺陷的硬盘直接连接到电脑端,电脑端和硬盘都有可能卡死。
在需要对硬盘数据进行提取的情况,或者其他需要访问硬盘的情况,一般采用硬盘直接连接电脑端操作系统,使用读取指令访问硬盘的数据,但上述方法由于没有采用隔离的措施,访问硬盘、特别是缺陷硬盘时可能会造成电脑端和/或硬盘卡死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CI-E装置实现隔离缺陷硬盘的方法,采用上位机与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之间进行交互实现缺陷硬盘的隔离,避免电脑端和/或硬盘卡死,本发明申请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所述缺陷硬盘连接至PCI-E装置,并将所述PCI-E装置连接至电脑主板的PCI-E通道,其中,所述PCI-E装置具有转接SATA接口的功能且包括PCI-E转SATA的转接芯片、PCI-E接口、SATA接口;
S200:上位机加密原指令并将加密后的伪指令及数据发送至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
S300: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接收并解密上位机发送的伪指令,并将解密后的指令发送至指定端口的所述缺陷硬盘;
S400: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等待所述缺陷硬盘响应,并将结果返回至上位机。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0包括以下步骤:
S201:上位机加密原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S2011:在设备管理器上安装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
S2012:所述缺陷硬盘连接至所述PCI-E装置后,确认所述电脑不能访问所述缺陷硬盘;
S2013:将获取所述缺陷硬盘的基础信息的原指令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EC加密为0x0D,0x01,0x1,0x1,0x01,0x1,0x1,0xED并记为伪指令1,其中,0x0D为校验位;S202:将伪指令1发送至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在所述上位机分配与数据缓冲区相同大小的存储空间,将所述伪指令1及数据缓冲区所包含数据发送至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
优选地,所述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S301: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解密伪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S3011:所述PCI-E装置的驱动程序校验伪指令1:将所有指令的值相加并记录相加后的和;
S3012:判断所述相加后的和是否等于0x100,如果是,表示校验成功,执行步骤S3013,否则执行步骤S4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