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拓扑数据校验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09493.6 | 申请日: | 202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7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李立生;孙勇;张世栋;张林利;刘合金;王峰;苏国强;李帅;张鹏平;由新红;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2J3/00;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王萍;肖继军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拓扑 数据 校验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配电网拓扑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输入配电网拓扑数据和配电网设备数据,以配电网拓扑数据建立拓扑数据链数据集,所述的配电网拓扑数据链数据集包括多条拓扑数据链数据;
步骤2,在配电网拓扑数据中任选两条不同的数据链,选取除所带配变外的信息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输出“存在错误”及当前数据链,结束校验;若不同,则执行步骤3;
步骤3,若所有数据链均与自身以外的数据链进行了对比,执行步骤4,若否,返回步骤2;
步骤4,判断拓扑数据和设备数据中配变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5,若否,则输出“存在错误”及当前数据链,结束校验;
步骤5,提取配电网拓扑数据中节段编号相同但节段内序号不同的数据链,比较配变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6,若否,则输出“存在错误”及当前数据链;
步骤6,按照配电网拓扑数据中配变编号,逐个对配变进行回溯校验,判断是否存在前一节段包含的配电编号不被后一节段所包含的情况,若是,则输出“存在错误”及当前数据链,结束校验,若否,则执行步骤7;
步骤7,剔除步骤6中编号最小的配变,重复步骤6,直至全部对比完毕,执行步骤8;
步骤8,输出“不存在错误”,结束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网拓扑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每条拓扑数据链数据包括:数据链编号、配电网名称、节段编号、节段内序号和节段内所带配电变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电网拓扑数据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以如下方式构建配电网拓扑数据链数据集,
以DN表示配电网名称集合,DN={dn1,…,dni,…,dnα},dni表示第i个配电网名称,α表示配电网数量,i=1,2,…,α;
以SNi表示配电网dni的节段编号集合,snij表示配电网dni包含的第j个节段的节段编号,βi表示配电网dni包含的节段数量,j=1,2,…,βi;
以NOij表示节段编号snij的段内序号集合,noijp表示节段编号snij的第p个段内序号,γij表示节段编号snij包含的段内序号数量,p=1,2,…,γij;
以TNij表示节段编号snij的所带变压器编号集合,tnijq表示节段编号snij所带第q个变压器编号,δij表示节段编号snij所带变压器数量,q=1,2,…,δij;
以DL表示数据链集合,DL={dl1,…,dlm,…,dlε},dlm表示是第m条数据链,ε表示数据链条数,dlm={m,dni,snij,noijp,TNij};
以dlm.dn表示数据链dlm中的电网名称,以dlm.sn表示数据链dlm中的节段编号,以dlm.sn.no表示dlm.sn的段内序号,以dlm.sn.TN表示dlm.sn所带变压器编号,dlm.sn.δ表示dlm.sn所带变压器数量;
步骤1中,以如下方式构建配电网设备数据集,
以DE表示配电网设备数据集,DE.tno表示其中的变压器编号,DE.total表示变压器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4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