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9584.X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豪;朱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强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75/04;C08L91/06;C08K5/098;C08K5/134;C08K5/12;C08G18/83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生昕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abs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ABS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ABS树脂90‑120份、聚氨酯季铵盐3‑5份、增塑剂3‑5份、助剂3‑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超支化季铵盐的制备;原料的熔融共混;一种抗菌ABS塑料挤出造粒。且本发明通过对小分子抗菌剂季铵盐和超支化聚合物反应,在季铵盐的分子结构中引入树枝状分子,获得树枝状季铵盐高分子抗菌剂,且该高分子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流体力学行为,能够在ABS树脂中很好地分散,且因具有高官能度,其分子链能够与ABS树脂发生化学键合,克服了小分子季铵盐作为抗菌剂的热稳定性低的缺点,增强了ABS树脂的抗菌性及抗菌的稳定性,且对人体安全无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BS塑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设计一种抗菌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且三种单体相对含量可任意变化,制成各种用途用的树脂。ABS树脂兼有三种组元的共同性能,丙烯腈(A)使其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丁二烯(B)使其具有高弹性和韧性苯乙烯(S)使其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成型特性以及电性能。因此,ABS树脂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同时还具有易于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目前,ABS树脂已广泛应用于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电产品、日用品、卫生洁具、冰箱板材及室内装饰板材等方面。这些制品表面容易被细菌污染,成为疾病传染的媒介,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产生很大的威胁。因此,赋予这些制品一定的抗菌性,从而减少细菌污染的可能性,成为目前抗菌塑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制备抗菌塑料的传统方法都是向基体树脂中添加抗菌剂,再混合一定比例的助剂,直接熔融共混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改性树脂,最后通过各种塑料成型加工方法(如挤出、注塑、流延、吹塑、吸塑等)制造各种抗菌塑料制品。常见的塑料用抗菌剂主要包括无机类、有机小分子类、天人分子类和高分子类,其中,无机类抗菌剂的特点表现为耐热性好,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是存在易变色,制造困难,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涉及重金属离子易对环境产生污染;有机小分子类的特点表现在杀菌速度快,加工方便,颜色稳定从好,但是存在耐热性差,易在溶剂环境中析出而失效,易产生耐药性,分解产物经常有毒,危害人身体健康;天然抗菌剂的特点表现在抗菌效率高,安全无毒,但是存在加工困难,耐热性差,来源受限;高分子抗菌剂的特点表现在长效,抗菌谱广,刺激性小,结构多样,种类丰富,能够有效克服上述三种抗菌剂的缺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采用了向ABS基体树脂中加入一种超支化聚氨酯季铵盐,经过融合共混、挤出成型获得的一种抗菌ABS塑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ABS塑料,该种抗菌ABS塑料抗菌效率高,抗菌谱广,且不含重金属离子,无毒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ABS塑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工业化推广。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小分子季铵盐分子结构的设计,使得其具有三维的分子结构;对ABS树脂、分子结构设计后的季铵盐和其他加入物的加工工艺进行探究,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以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ABS塑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ABS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ABS树脂90-120份、聚氨酯季铵盐3-5份、增塑剂3-5份、助剂3-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比称取ABS树脂、聚氨酯季铵盐、增塑剂、助剂加入高速共混机中预混3-10min,得预混料;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预混料加入挤塑机中,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干燥,获得一种抗菌ABS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强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强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5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