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面积变曲率足球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09765.2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生;王丽梅;赵楠;李娟;张振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3/02 | 分类号: | E01C13/02;E01C13/06;E01C19/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曲率 足球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大面积变曲率足球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设定的足球场区域分成由上半圆区(1-1)、下半圆区(1-2)以及连接在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之间的矩形区(2)构成的环形足球场;
(2)对足球场区域的场地进行平整及以及素土夯实,然后在素土夯实层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碎石排水层;
(3)在所述的碎石排水层上把足球场区域的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分别均分成六个扇形块,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扇形块(B1)、第二扇形块(B2)、第三扇形块(B3)、第四扇形块(B4)、第五扇形块(B5)和第六扇形块(B6),沿平行于环形足球场的纵向中心对称轴的方向把矩形区均分成12列,从左至右依次为一列区域、第二列区域、第三列区域、第四列区域、第五列区域、第六列区域、第七列区域、第八列区域、第九列区域、第十列区域、第十一列区域和第十二列区域,在所述的矩形区的中间沿平行于环形足球场的横向对称轴的方向设置预留通道(3);
(4)在所述的矩形区的第一列区域、第十二列区域分别与预留通道相交形成的横向边界处、与上半圆区、下半圆区相交形成的横向边界处以及第一列区域、第十二列区域2的左右纵向边界处分别支设边缘侧钢模板,在第六列区域和第七列区域的左右纵向边界处以及横向边界处分别支设第一钢模板,所述的第一钢模板的标高最高处为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圆心连接线且标高最低处为第六列区域和第七列区域的外侧纵向边界处;然后在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第一扇形块、第六扇形块的边界处分别支设第二钢模板,所述的第二钢模板的标高最高处为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圆心处且标高逐渐向扇形的圆弧侧降低;
(5)进行第一次透水混凝土浇筑,步骤为:在所述的第一列区域和第十二列区域处的边缘侧钢模板围成的区域、第六列区域和第七列区域处的第一钢模板围成的区域以及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第一扇形块、第六扇形块处的第二钢模板围成的区域分别浇筑混凝土;浇筑的顺序为:从每一个浇筑区域的标高最低点向标高最高点浇筑形成斜坡状;所述的第一列区域、第六列区域、第七列区域和第十二列区域分成矩形块浇筑混凝土,所述的第一扇形块和第六扇形块分别按照从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圆心处开始逐渐向扇形的圆弧进行分块浇筑,所述的边缘侧钢模板、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在浇筑完第一次透水混凝土三天后拆除;
(6)在所述的矩形区的第二列区域、第三列区域、第四列区域、第五列区域、第八列区域、第九列区域、第十列区域和第十一列区域的纵向边界处、与预留通道相交形成的横向边界处、与上半圆区、下半圆区交形成的横向边界处分别支设第三钢模板;所述的第三钢模板的标高最高处为第五列区域与第六列区域的交接处的纵线以及第七列区域与第八列区域的交接处的纵线并且从第五列区域向第一列区域标高逐渐降低,从八列区域向第十一列区域标高逐渐降低;在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第三扇形块扇形、第四扇形块的边界处分别支设第四钢模板,所述的第四钢模板的标高最高处为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圆心处且标高逐渐向扇形的圆弧侧降低;
(7)对第一次浇筑的透水混凝土进行标高复核,已经浇筑的透水混凝土若高于设计标高,则进行剔除;若低于设计标高,则补浇透水混凝土;
(8)进行第二次透水混凝土浇筑,步骤为:在所述的矩形区的第二列区域、第四列区域、第九列区域和第十一列区域的第三钢模板围成的区域以及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第三扇形块扇形、第四扇形块处的第四钢模板围成的区域分别浇筑透水混凝土;浇筑的顺序为:从每一个浇筑区域的标高最低点向标高最高点浇筑形成斜坡状;所述的第二列区域、第四列区域、第九列区域和第十一列区域分成矩形块浇筑混凝土,所述的第三扇形块和第四扇形块分别按照从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圆心处开始逐渐向扇形的圆弧进行分块浇筑;所述的第三钢模板、第四钢模板在浇筑完第二次透水混凝土三天后拆除;
(9)在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第二扇形块扇形、第五扇形块的边界处分别支设第五钢模板,所述的第五钢模板的标高最高处为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圆心处且标高逐渐向扇形的圆弧侧降低;
(10)对第二次浇筑的透水混凝土进行标高复核,已经浇筑的透水混凝土若高于设计标高,则进行剔除;若低于设计标高,则补浇透水混凝土;
(11)进行第三次透水混凝土浇筑,步骤为:
在所述的矩形区的第三列区域、第五列区域、第八列区域和第十列区域的第三钢模板围成的区域、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第二扇形块扇形、第五扇形块的区域以及预留通道处分别浇筑混凝土;浇筑的顺序为:从每一个浇筑区域的标高最低点向标高最高点浇筑形成斜坡状;所述的第三列区域、第五列区域、第八列区域和第十列区域分成矩形块浇筑混凝土,所述的第二扇形块和第五扇形块分别按照从上半圆区和下半圆区的圆心处开始逐渐向扇形的圆弧进行分块浇筑混凝土,所述的第五钢模板在浇筑完混凝土三天后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097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