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10312.1 申请日: 2020-12-04
公开(公告)号: CN112322555B 公开(公告)日: 2022-08-19
发明(设计)人: 陈斌;赵福成;韩海亮;侯俊峰;谭禾平;包斐;王桂跃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25;A01P21/00;A01P3/00;C05F11/08;C05G3/60;C12R1/01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张金刚
地址: 310021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叶鞘 表面 多粘类 芽孢 杆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玉米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为Paenibacillus polymyxa SF05,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起始日期为2020年7月31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384,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可以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和串珠镰刀菌(Fusurium verticillioides)的生长,并能诱导玉米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上调,增强玉米抗病性,可在生产上有效防治玉米纹枯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主要种植区域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江浙沿海地区也有部分种植。玉米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包括玉米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穗腐病等,这些病害的发生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turcicum)、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和串珠镰刀菌(Fusuriumverticillioides)可以在玉米上分别引起上述四种病害。其中,玉米纹枯病通常危害玉米的叶鞘、茎秆和穗部,调查显示,我国多数玉米产地的玉米纹枯病发病率在40%以上,发病后通常减产10%以上,严重时甚至绝收。玉米大斑病主要在北方和西南地区流行,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玉米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达50%。玉米小斑病区别于大斑病,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发生率在 50%以上,造成减产10-20%。玉米穗腐病发生后严重影响玉米穗的品质,食用感染的穗可能会造成人类或动物食物中毒。

目前防治玉米真菌病害的主要方法还是依靠农业防治、种植抗性品种和化学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手段还较少。然而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玉米病害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黄绿木霉、绿色木霉、产几丁质霉等多种真菌可以有效抑制玉米纹枯病菌的生长。一些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也可以用于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玉米真菌病害生物防治手段较少的不足,提供一种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可以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大斑突脐孢菌、玉蜀黍平脐蠕孢菌和串珠镰刀菌的生长,并能诱导玉米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上调,增强玉米抗病性。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为Paenibacillus polymyxa SF05,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起始日期为2020年7月31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384,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的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对健康玉米幼苗有促生作用,因此,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的应用,所述应用是将该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作为苗期生物肥料使用。

此外,本发明的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可以抑制玉米主要真菌病害病原菌的生长,并诱导玉米抗性基因表达量上调,因此,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作为玉米增强抗病性的诱抗剂的应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的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可以有效抑制立枯丝核菌、大斑突脐孢菌、玉蜀黍平脐蠕孢菌和串珠镰刀菌,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玉米叶鞘表面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在防治立枯丝核菌、大斑突脐孢菌、玉蜀黍平脐蠕孢菌和串珠镰刀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0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