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0327.8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喜风;周岭;吴平凡;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10 | 分类号: | C05F17/10;C05F17/60;C05F17/50;C10B53/02;C10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复合 果枝 生物 降低 堆肥 损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复合果枝裂解原料经预热器预热后输送至裂解炉内进行高温裂解得到裂解气和复合果枝生物质炭;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高温裂解气输送至所述预热器;步骤C:将步骤B中换热后得到的低温裂解气分别输送至多个堆肥单元;步骤D:将高温裂解气在所述预热器换热冷却降温时产生的生物质油分别输送至多个堆肥单元内,并与所述堆肥单元内的堆肥原料和复合果枝生物质炭混合物进行混合。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降低因生物质炭的碱性在堆肥时造成的氮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堆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已有生物质炭用于生物堆肥的研究及应用,但是利用秸秆、树木等生物质原料制备得到的生物质炭均成碱性,而堆肥时产生的氨气在高温及高碱的条件下容易挥发出去,从而造成氮损失,有研究表明:氨挥发造成的氮损失可达氮损失总量的44%-99%;因此,如何利用生物质炭在堆肥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能降低生物质炭的碱性造成的氮损失成为生物质炭用于堆肥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降低因生物质炭的碱性在堆肥时造成的氮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杏枝、葡萄枝、苹果枝或桃枝中的一种或多种粉碎后得到复合果枝裂解原料,复合果枝裂解原料经预热器预热后输送至裂解炉内进行高温裂解得到裂解气和复合果枝生物质炭;
步骤B:将步骤A中得到的高温裂解气输送至所述预热器,在所述复合果枝裂解原料输送到所述热解炉中进行裂解之前,利用高温裂解气对所述预热器内的复合果枝裂解原料进行预热;
步骤C:将步骤B中换热后得到的低温裂解气分别输送至多个堆肥单元,所述堆肥单元内储存有堆肥原料和步骤A中裂解得到的复合果枝生物质炭的混合物,所述低温裂解气经堆肥原料和复合果枝生物质炭混合物过滤除杂后排放至环境中或再次进行处理后排放;
步骤D:将高温裂解气在所述预热器换热冷却降温时产生的生物质油分别输送至多个堆肥单元内,并与所述堆肥单元内的堆肥原料和复合果枝生物质炭混合物进行混合;
在步骤C中:每吨堆肥原料加入复合果枝生物质炭200-300千克。
上述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在步骤C中:自堆肥起始阶段开始向堆肥单元内通入低温裂解气,低温裂解气的温度小于等于50℃,直至堆肥单元内混合物料温度45-50℃时停止通入低温裂解气。
上述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在步骤D中:生物质油的掺杂量按照每吨堆肥原料5-10千克添加。
上述利用复合果枝生物质炭降低堆肥氮损失的方法,所述预热器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轮,所述预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热板,所述预热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通气室,所述加热室与通气室连接处开设有倾斜气缝,所述加热室与通气室通过所述倾斜气缝流体导通,所述加热室与通气室的底部均呈现为靠近预热器的倒锥形,所述倾斜气缝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倒锥形母线的倾斜角度,所述预热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加热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通气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加热室顶部流体导通的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外表面套接有散热环,所述预热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上的滑槽为通槽,另一个限位块上的滑槽为盲槽,挡板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并伸入到所述盲槽内,所述挡板临近所述通槽的立面上套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处的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拉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0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锂电池外短路热失控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压力管道甩击运动发生装置